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跼縮的意思、跼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跼縮的解釋

1.不順遂;不得志。形容畏縮不安。 唐 白居易 《和夢遊春詩一百韻》:“心期正蕭索,宦序仍跼縮。” 明 唐順之 《李封君七十壽序》:“倘餘得走賀堂下而見侯之侍立左右,将有跼縮求去如 秦公 之客者乎?”

2.迫仄;狹小。 宋 歐陽修 《病暑賦》:“矧空廬之湫卑兮,甚龜蝸之跼縮。”

3.亦作“ 跼蹜 ”。蜷縮伛偻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跼縮”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跼”和“縮”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跼”是“局”的異體字,本義指彎曲身體,引申為受束縛、不舒展的狀态。《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中,“縮”表示收縮、蜷曲,二者組合後,“跼縮”可釋為身體或肢體因寒冷、恐懼等蜷曲收縮的狀态,亦可用于形容心理上的拘謹壓抑。

例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引《莊子·外物》“跼縮而不可為容”,描述人因外界壓力而蜷縮肢體、神情緊張。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文學語境,如“寒風中行人跼縮着脖頸”凸顯生理反應,或“他在領導面前顯得跼縮”刻畫心理狀态。

該詞屬于書面語,與“蜷縮”“瑟縮”近義,但更強調因外力導緻的被動收縮感。在權威性溯源上,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局”字的釋義延伸,以及《漢字源流字典》中“跼”與身體姿态的關聯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跼縮"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以下三方面理解:

  1. 不得志與畏縮
    形容人在仕途或處境中不順遂、困頓不安的狀态。如白居易《和夢遊春詩》中"宦序仍跼縮",明代唐順之的壽序也以"跼縮求去"形容局促不安的心理狀态。這與"跼"字本身的拘束含義相關,體現人被環境限制的窘迫感。

  2. 空間上的狹小蜷縮
    指物理空間的狹窄或身體蜷曲的形态。歐陽修《病暑賦》用"龜蝸之跼縮"比喻暑熱中蜷縮的窘态,此處将龜、蝸的蜷縮特征與人居環境的壓抑感相結合,具有生動的意象表達。

  3. 行為姿态的拘謹
    "跼"作為"局"的異體字,可引申為小心翼翼、徘徊不前的肢體語言。如《宋史》中"歛闆踧縮"描述官員面對皇帝責備時的畏縮姿态,雖用"踧縮"但語義相通,均指向因壓力産生的拘謹體态。


補充說明:"跼縮"在古籍中多作複合動詞使用,其核心語義源于"跼"的蜷曲義與"縮"的收斂義。現代漢語中該詞已較少使用,常見于古典文獻解讀。如需具體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全唐詩》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安安心心按期八垓鞭擊避煩鬥捷冰川髀臋哺待布甲不準差遣長湯弛墜丑拙倅卒黨羌大媳婦大衍得負燈穗牒桉頓河封诰紛披蚨母夫娘股肱好問後生家獲生嘉議擊應絶類離羣科簡溘匝愧懼竻木栎釜蠻氣明徑明征平浮陂陀乾剛穹闾嬛佞上擯燒刀省事樹善搜疏酸鹹苦辣天魔外道望遠行萬流景仰頑心違慠象棋閑接推理邪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