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跼缩的意思、跼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跼缩的解释

1.不顺遂;不得志。形容畏缩不安。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心期正萧索,宦序仍跼缩。” 明 唐顺之 《李封君七十寿序》:“倘余得走贺堂下而见侯之侍立左右,将有跼缩求去如 秦公 之客者乎?”

2.迫仄;狭小。 宋 欧阳修 《病暑赋》:“矧空庐之湫卑兮,甚龟蜗之跼缩。”

3.亦作“ 跼蹜 ”。蜷缩伛偻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跼缩”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跼”和“缩”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跼”是“局”的异体字,本义指弯曲身体,引申为受束缚、不舒展的状态。《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缩”表示收缩、蜷曲,二者组合后,“跼缩”可释为身体或肢体因寒冷、恐惧等蜷曲收缩的状态,亦可用于形容心理上的拘谨压抑。

例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引《庄子·外物》“跼缩而不可为容”,描述人因外界压力而蜷缩肢体、神情紧张。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文学语境,如“寒风中行人跼缩着脖颈”凸显生理反应,或“他在领导面前显得跼缩”刻画心理状态。

该词属于书面语,与“蜷缩”“瑟缩”近义,但更强调因外力导致的被动收缩感。在权威性溯源上,可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局”字的释义延伸,以及《汉字源流字典》中“跼”与身体姿态的关联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跼缩"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1. 不得志与畏缩
    形容人在仕途或处境中不顺遂、困顿不安的状态。如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中"宦序仍跼缩",明代唐顺之的寿序也以"跼缩求去"形容局促不安的心理状态。这与"跼"字本身的拘束含义相关,体现人被环境限制的窘迫感。

  2. 空间上的狭小蜷缩
    指物理空间的狭窄或身体蜷曲的形态。欧阳修《病暑赋》用"龟蜗之跼缩"比喻暑热中蜷缩的窘态,此处将龟、蜗的蜷缩特征与人居环境的压抑感相结合,具有生动的意象表达。

  3. 行为姿态的拘谨
    "跼"作为"局"的异体字,可引申为小心翼翼、徘徊不前的肢体语言。如《宋史》中"歛板踧缩"描述官员面对皇帝责备时的畏缩姿态,虽用"踧缩"但语义相通,均指向因压力产生的拘谨体态。


补充说明:"跼缩"在古籍中多作复合动词使用,其核心语义源于"跼"的蜷曲义与"缩"的收敛义。现代汉语中该词已较少使用,常见于古典文献解读。如需具体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全唐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八分公白晃晃宾射臂弯不来憯急筹饷吹律歹意刀锥瞪矒恶损发蒙振槁放空炮冯招分说负国高齿屐高唐格登还舟黑窣窣横河划子鸿姱虹旆黄金铸象混唚鸠计拙鞠报角色老年尊料到历精图治林权刘柳落羽埋溜子明水佞幸逆知屏伏破家鬼迫淫奇恣韶敏鉎涩水中着盐说得熟睡死寂泗洙素呾缆踏竿挑鬭铁灰头壅往复烓竈无瑕可击无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