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好問的意思、好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好問的解釋

勤于向人請教。《書·仲虺之诰》:“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故曰:‘力行近乎仁,好問近乎智,知恥近乎勇。’” 宋 蘇轼 《杭州謝表》之一:“臣猥以末技,日奉講帷……方陛下好問之初,遽以疾去,推之理數,可謂奇窮。”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至于‘六經’‘四書’所載,多聞多見……好問好察,是皆明白求於事為之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好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勤于向他人請教或主動探求知識,體現了求知态度與學習精神。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讀音:根據權威來源(如《書經》等古籍引用),應讀作hào wèn(“好”為四聲),而非“hǎo wèn”。

    • 注:部分網頁因現代口語習慣誤标為“hǎo wèn”,但在經典語境中,“好”表“喜好、勤于”,故讀四聲更準确。
  2. 詞義:

    • 勤于請教:主動向他人提問以解決疑惑,如《史記》提到“好問近乎智”,強調提問與智慧的關系。
    • 廣泛求知:不僅限于人際請教,也包含自我探究,如蘇轼在奏表中提及“陛下好問之初”,指廣泛征詢意見。

經典出處


用法與延伸


注意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好問

好問是一個由“好”和“問”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善于提出問題,對事物有強烈的探求欲望。

拆分部首和筆畫

好問的“好”字的部首是“女”,總計有6畫。而“問”字的部首是“口”,總計有7畫。

來源

好問這個詞的來源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管子·牧民》一書中:“子貢問曰:“重人微言,微言重意,重意微行。夫得其情,謂之好問。”意為好問是一個人善于通過細微的言談和行為來了解一個人的内心想法。

繁體

繁體字“好問”與簡體字“好問”拼寫相同,隻是書寫形式上有所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古時候“好”字的寫法為:好(艸+女)。而“問”字的寫法為:問(口+門)。這種寫法在曆史上被廣泛使用。

例句

1. 他是一個好問的人,經常向老師請教問題。

2. 學生們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都表現出了好問的精神。

組詞

提問、探問、疑問、問答、問話

近義詞

好奇、探究、探索、追尋、追問

反義詞

愛答、不問、無問、冷漠、不追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