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舉手齊額,表示喜悅慶幸。 宋 陳亮 《與韓子師侍郎書》:“百姓聞賢使君之來,舉手加額,以為天眼開矣。”亦作“ 舉首加額 ”。 宋 司馬光 《谕若讷》:“上乃飛白‘安淨’二字,以賜 若訥 , 若訥 然後舉首加額,受而藏之。”
“舉手加額”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主要用于表達喜悅、慶幸或祝賀的情感。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将手舉至額頭位置,是古人表示歡慶或慶幸的禮儀動作。
文獻來源
近義詞
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章貢道院記》《醒世恒言》等文獻原文。
《舉手加額》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舉起手來再加額外的付出或努力。形容為超出常規、額外加入的行為。
《舉手加額》的部首是手部。按照康熙字典的分類,該詞的部首可以算作手部下面的兒字旁。
這個詞總共有13個筆畫。
《舉手加額》最早見于古書《漢書·關龍使傳》,出自東漢許攸傳中的“魯端明将我遺留佳言,萬金舉手,敢不從命!”這句話,原意是一舉手就能得到萬金的回報。後來,人們根據這個典故将“魯端明将我遺留佳言,萬金舉手”解讀為大力支持和付出,即舉手加額。
《舉手加額》的繁體寫法為「舉手加額」。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舉手加額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圖像内容無法展示,請參考書籍或專業工具進行查閱。
1. 他舉手加額,主動幫助了很多人。
2.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勇于舉手加額,不畏艱難。
舉手、額外、加入、付出
加把勁、投桃報李、倍加努力
無所作為、消極退縮、袖手旁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