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均徭的意思、均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均徭的解釋

(1). 明 代三大徭役(裡甲、雜泛、均徭)之一。按民戶丁糧之多寡派充的各種經常性雜役。參閱《明史·食貨志二》。

(2). 清 代徭役制度。初為征力役,後改為征銀助役,繼複攤征于地糧,稱為“均徭銀”。參閱《清會典·戶部六·尚書侍郎執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均徭是中國明代中期推行的一項重要賦役制度改革,其核心含義是将部分徭役折合成銀兩征收,并力求實現負擔的相對均平化。該制度旨在解決此前徭役征發不均、擾民過甚的問題,是明代賦役制度從“力役”向“貨币稅”過渡的關鍵環節。其詳細釋義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1. 字義與制度本義:

    • “均”:指均平、均衡。強調改革的目标是盡可能公平地分攤徭役負擔,改變此前因戶等劃分不合理、官吏舞弊等造成的徭役輕重懸殊現象。
    • “徭”:指徭役,即古代百姓需無償為國家承擔的力役(如修河、築城、運糧、充當官府雜役等)和部分實物貢獻。
    • “均徭”合稱:特指明代弘治至萬曆年間,在整頓裡甲正役之外,對地方官府經常性差役(如皂隸、獄卒、庫子、門子、馬夫、驿夫等)進行改革而形成的制度。其核心是将這些差役按戶等(丁、産)高低編派,并将其中一部分折征銀兩(稱為“銀差”),另一部分仍需親身應役(稱為“力差”),力求負擔相對均平。
  2. 制度運作與特點:

    • 編審依據:以裡甲為單位,根據人丁和田産多寡重新核定戶等(通常分為上、中、下三等或更多等級),作為派役的基礎。這比之前主要依據丁口編派更注重財産因素,相對合理。
    • 折銀征收(銀差):将部分徭役項目(如官府的部分雜役、貢物等)固定折算為銀兩,按戶等征收。這是“均徭法”最具進步性的特點,反映了商品貨币經濟的發展和勞役制向雇傭制的轉變。
    • 親身應役(力差):部分徭役仍需民戶親自或雇人承擔。但編派時也力求按戶等高低分派輕重不同的力差。
    • 輪役周期:與裡甲正役十年一輪不同,均徭通常五年或三年編審一次,每年輪當部分役目。
    • 目标:旨在實現“役因田制,賦均役平”,即根據田産定徭役,使賦稅和徭役負擔都相對均衡。
  3. 曆史演變與意義:

    • 均徭法在正統年間(1436-1449)部分地區已現雛形,後經地方官員(如江西巡撫夏時)推廣,在弘治、正德年間(1488-1521)逐漸成為全國性制度,并在嘉靖、萬曆年間繼續推行和完善 。
    • 它是明代繼“裡甲正役”之後對地方性徭役的重大改革,是後來“一條鞭法” 将大部分徭役并入田賦折銀征收的直接前奏和重要組成部分 。
    • 其曆史意義在于: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徭役負擔(因更重視田産),減少了官吏隨意攤派的弊端;推動了勞役貨币化進程,適應了社會經濟變化;為賦役制度的徹底貨币化改革(一條鞭法)奠定了基礎。
  4. 局限性:

    • 在實施過程中,“戶等”的評定仍可能不公,胥吏上下其手的情況難以杜絕。
    • “力差”的存在依然給應役者帶來負擔和困擾。
    • 隨着時間推移,各種加派、私征仍會出現,未能完全實現“均平”的理想目标。

參考來源:

  1. 中國曆史研究院. (2023). 《明代賦役制度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章節:第三章第二節 均徭法的推行與演變)
  2. 梁方仲. (2008). 《中國曆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 中華書局. (相關統計表及注釋)
  3. 王毓铨. (2009). 《明代的軍屯》. 中華書局. (附錄涉及明代徭役制度變遷)
  4. 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 (檢索關鍵詞:均徭、明會典·戶役). [可線上查閱《明會典》相關卷目]

網絡擴展解釋

均徭是中國明清時期的一種徭役制度,其核心是通過戶等和人丁情況分配雜役,以實現相對公平的差役承擔。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均徭是明代三大徭役之一(與裡甲、雜泛并列),主要針對地方官府所需的雜役,如衙門差使、運輸等。其特點是按民戶的“丁糧多寡”(即人口和土地)派充,屬于經常性雜役。

二、曆史沿革

  1. 起源:正統元年(1436年),江西佥事夏時參考知州柯暹的《均徭冊式》創行此法,旨在解決裡長徇私導緻徭役不均的問題。
  2. 推行:初期在江西試行,景泰元年(1450年)後逐漸推廣,至弘治元年(1488年)明令全國編審均徭。

三、實施内容

四、清代演變

清代初期沿用均徭制,但逐漸從力役轉為征銀助役,最終将銀兩攤入地糧征收,稱為“均徭銀”。

五、制度意義

均徭法通過規範化編審減輕了底層負擔,但後期仍因官僚腐敗出現新的不均。其“攤丁入畝”思路為清代賦役改革(如“一條鞭法”)提供了借鑒。

如需進一步了解推行細節或賦稅關聯,可參考《明史·食貨志》和《清會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阿聱牙百動不如一靜本氐本鄉本土比肩褂泊步朝旭承序吃穿用度瘡帚垂顧除靈村壯電繞定帖分甘戤典甘州子高遁勾神還擊嘉遁饑馑季鹹亢世料高柳颦梅笑離綻麗質漏越亂實羅曼谛克率爾馬鲛魚眉急密碼箱磨敦沫水幕官鬧市畔渙皮裘牆匡起躄欽玺書乳茶事事壽宮水寨私塞送欵鎖陀八添倉玩人喪德葦笮五本霧衣狎密纖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