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遁的意思、高遁的詳細解釋
高遁的解釋
亦作“ 高遯 ”。高隱。 宋 蘇舜欽 《大理評事程君墓志銘》:“祖某,徙籍於 蘇 ;父某,皆高遯不仕。” 宋 蘇轼 《入峽》詩:“試看飛鳥樂,高遁此心甘。” 明 周履靖 《送陶君歸山詠》之二四:“高遁意無求,閒身卧此丘。”《東周列國志》第二六回:“今入 蹇叔 之鄉,其耕者皆有高遁之風,信乎其賢也。”
詞語分解
- 高的解釋 高 ā 由下到上距離大的,與“低”相對: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聳。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樂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臨下的形勢)。高瞻遠矚。 高度:他身高一米八。 等級在上的:高級。高考。 在
- 遁的解釋 遁 ù 逃避,躲閃:遁去。遁辭。遁世。遁北。 隱,消失:遁迹。遁隱。 逃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高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文獻記載和詩詞引用進行解析:
一、基本釋義
“高遁”同“高遯”,意為高隱,指遠離世俗、選擇隱逸的生活方式,常用來形容品行高潔、不慕名利的隱士。
二、文獻出處與用法
-
宋代文人作品
- 蘇舜欽在《大理評事程君墓志銘》中提到“父某,皆高遯不仕”,指程君的父親選擇隱居不仕。
- 蘇轼《入峽》詩雲:“試看飛鳥樂,高遁此心甘”,以飛鳥自喻,表達甘願隱居山野的心境。
-
其他詩詞引用
蔡肇《登焦山二首》中“高遁故庵扉”、趙蕃“此士誠高遁”等句,均以“高遁”贊頌隱士超脫世俗的姿态。
三、延伸解析
- 構詞分析:“遁”本義為逃避、隱退,如“逃遁”“隱遁”,而“高”則強調品德或境界的高尚,組合後特指主動選擇的高潔隱逸行為。
- 文化内涵:該詞多用于描述士人因不滿現實或追求精神自由而隱居,與“終南捷徑”式的功利性隱逸形成對比。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高隱、隱逸、遁世
- 反義詞:仕進、出仕、入世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詩詞背景,可參考《蘇轼詩集》《蘇舜欽文集》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高遁(gāo dùn)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下面将依據要求,為您解釋這個詞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的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高遁的意思是指在道家或佛家思想中,通過修行和悟道,超脫塵世紛擾,達到高深境界,追求心靈的自由與超脫。
拆分部首和筆畫:高(gāo)是由“高”部首組成,共有10個筆畫;遁(dùn)是由“辶”部首和“盾”組成,共有11個筆畫。
來源:《高遁》一詞出自道家經典《莊子》中的一則寓言故事,寓意着追求真理、超脫煩惱的修行之道。
繁體字:《高遁》一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字形上的差異,但整體上仍然表達着與現代漢字相同的意思。
例句:道家重視修行和追求超越塵世,這可以從莊子的《高遁寓言》中找到靈感。
組詞:高明、高尚、低遁、低谷等。
近義詞:飛升、超脫、修行、悟道等。
反義詞:紛擾、俗世、人間、雜念等。
希望以上解釋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