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陡峭。 唐 李邕 《石賦》:“峻削标表,汗漫儀狀。” 清 劉大櫆 《遊黃山記》:“兩崖峻削,捫壁往,忽洞開如門。” ********* 《釣台的春晝》:“并且山容峻削,看去覺得格外的瘦,格外的高。”
(2).指藥性猛烈。 梁啟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謂其滞食也,而投峻削之劑以攻之。”
“峻削”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指山崖、岩石等高聳險峻,如同被刀削過般陡直。
用于中醫語境,形容藥物作用強烈,可能帶有副作用。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學術文本中,日常口語較少使用。在描述自然景觀時,能生動傳遞險峻感;用于藥性時則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峻削》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形容削減或削弱到極點,沒有多餘的餘地,處于極度的減少狀态。
《峻削》的部首為“山”和“刀”,部首順序是左到右。它共有12個筆畫。
《峻削》的古文出自《老子·第四十章》:“峻削則無立錐之地。”在這句話中,用來修飾削弱到了極點,沒有立錐之地的狀态。
《峻削》的繁體字為「峻削」。
在古代,峻削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細微的差異,但基本上和現代寫法相同。
1. 因為經濟困難,公司不得不對人員進行峻削,裁員了一大批員工。
2. 前一段時間的破産使他的身家峻削,生活變得一落千丈。
3. 在戰争後的重建期間,國家經濟處于峻削狀态,人民生活異常困難。
峻削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新的詞彙,如:峻削無餘,峻削盡絕,峻削剿除。
與峻削意思相近的詞彙有:削減,消減,大幅減少。
與峻削相反的詞彙有:擴大,增加,提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