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t one go] 原為珠算口訣,現在常用來形容辦事或動作敏捷利落。近似“三下兩下”
珠算加法口訣之一。常用以比喻行動果斷敏捷。 老舍 《二馬》第三段七:“﹝ 馬老先生 ﹞把一罐涼水又三下五除二的灌下去,灌得嗓子裡直起水泡。” 杜鵬程 《延安人》:“老太太象能征慣戰的士兵……三下五除二就把那裡的混亂的情況扭轉了。”
“三下五除二”是一個源自中國算盤運算的傳統口訣,後來演變為日常口語中的常用表達,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本義(算盤術語)
在算盤運算中,該口訣用于指導加法操作。當某列下方的算珠(每顆代表1)需要加3時,若該列下方已有2顆珠,操作步驟為:
引申義(日常用語)
因算盤操作需快速準确,該口訣逐漸被用來形容:
語言特點
對比其他類似表達
與“快刀斬亂麻”(側重處理複雜問題)不同,“三下五除二”更強調動作本身的敏捷性,適用于具體場景的快速完成。
《三下五除二》是一個成語,表示簡單易懂,輕而易舉。它來源于古代算術,用來描述一個問題或計算非常簡單、迅速。
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拆分部首:三(上部)下(下部)五(上部)除(右部)二(兩部分)。
筆畫:三(3畫)下(4畫)五(4畫)除(4畫)二(2畫)。
這個成語的繁體字是「三下五除二」。
在古代,漢字寫作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三下五除二」可能以更傳統的方式寫作「叄下伍除貳」。
這個成語的例句可以是:
他的數學水平非常高,對于複雜的題目,他常常能夠三下五除二就算出來。
以下是與「三下五除二」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三思而行、五光十色、除暴安良、二話不說。
近義詞:輕而易舉、簡單易行、小菜一碟。
反義詞:一把好手、複雜困難、難以置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