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陡峭。 唐 李邕 《石赋》:“峻削标表,汗漫仪状。”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两崖峻削,捫壁往,忽洞开如门。” ********* 《钓台的春昼》:“并且山容峻削,看去觉得格外的瘦,格外的高。”
(2).指药性猛烈。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谓其滞食也,而投峻削之剂以攻之。”
“峻削”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指山崖、岩石等高耸险峻,如同被刀削过般陡直。
用于中医语境,形容药物作用强烈,可能带有副作用。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学术文本中,日常口语较少使用。在描述自然景观时,能生动传递险峻感;用于药性时则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峻削》是一个汉语词汇,表示形容削减或削弱到极点,没有多余的余地,处于极度的减少状态。
《峻削》的部首为“山”和“刀”,部首顺序是左到右。它共有12个笔画。
《峻削》的古文出自《老子·第四十章》:“峻削则无立锥之地。”在这句话中,用来修饰削弱到了极点,没有立锥之地的状态。
《峻削》的繁体字为「峻削」。
在古代,峻削字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但基本上和现代写法相同。
1. 因为经济困难,公司不得不对人员进行峻削,裁员了一大批员工。
2. 前一段时间的破产使他的身家峻削,生活变得一落千丈。
3. 在战争后的重建期间,国家经济处于峻削状态,人民生活异常困难。
峻削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新的词汇,如:峻削无余,峻削尽绝,峻削剿除。
与峻削意思相近的词汇有:削减,消减,大幅减少。
与峻削相反的词汇有:扩大,增加,提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