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duction of rent for land and of interest on loans] 在抗日戰争時期中國共6*産6*黨實行的土地政策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減租減息漢語 快速查詢。
“減租減息”是中國共産黨在抗日戰争時期(1937-1945年)實行的土地政策,旨在調節農民與地主階級的矛盾,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政策要求地主減少向農民征收的地租和借貸利息,同時農民需繼續交租交息,以平衡雙方利益。具體标準為:地租按戰前原租額減少25%(即“二五減租”),借貸年利息一般不超過15%(即“一分半利息”)。
該政策在解放戰争初期仍短暫沿用,直至1946年土地改革全面推行。其靈活性與務實性體現了中共在特殊曆史時期的策略調整能力。
減租減息指的是減免租金和利息。在經濟金融領域中,減租減息是指政府或者金融機構為了減輕企業或個人的負擔,通過降低租金和利息的支付,以促進經濟發展或緩解困難。
拆分部首和筆畫:減(刀,2畫)、租(禾,10畫)、減(刀,2畫)、息(心,4畫)。
來源:減租減息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的金融風浪期,是指政府為了支持實體經濟,提振市場信心,保持社會穩定,通過降低租金和利息,減輕企業的負擔。
繁體:減租減息。
古時候漢字寫法:無。
例句:為了幫助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渡過難關,政府決定對該地區的企業實行減租減息政策。
組詞:加租加息、免租免息。
近義詞:降租降息。
反義詞:加租加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