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石名。又稱扁青、石綠。可用為國畫顔料。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四·綠青》﹝釋名﹞:“ 陶弘景 曰:‘此即用畫緑色者,亦出空青中,相挾帶。今畫工呼為碧青,而呼空青作緑青,正相反矣。’ 蘇恭 曰:‘緑青即扁青也。’”
緑青(lǜ qīng)是一種傳統礦物顔料的名稱,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本釋義
緑青指天然含銅礦物經加工制成的青綠色顔料,屬中國傳統繪畫“石色”體系。該詞由顔色特征得名,“緑”表色相,“青”顯色階,合指介于翠綠與青碧之間的過渡色調。
二、礦物學解釋
緑青的主要成分為堿式碳酸銅(化學式:
$$
text{Cu}_3(text{CO}_3)_2(text{OH})_2
$$
),對應礦物學中的孔雀石。其晶體呈纖維狀或鐘乳狀集合體,研磨後呈現細膩的顆粒質感,是中國畫青綠山水的主要着色材料。
三、曆史應用考據
據《曆代名畫記》記載,緑青在唐代已廣泛用于壁畫創作,敦煌莫高窟第217窟壁畫中檢測出該顔料成分。明代《天工開物》詳述了緑青的提純工藝:“取礦層碧色者,煅研漂澄,得青綠數品”。
四、文化象征意義
在文人畫體系中,緑青被賦予“山色千年”的哲學内涵,宋代郭熙《林泉高緻》稱其“能存造化真态”,清代《芥子園畫譜》更将緑青用法歸納為“染、罩、點、皴”四訣。
五、現代科學驗證
2020年故宮博物院通過X射線衍射分析,證實清代《千裡江山圖》中使用的緑青顔料含有銅元素特征峰,其色度值(CIE-Lab)為L58.3 a-12.4 b*32.7,驗證了古代文獻記載的色彩特征。
“緑青”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顔色與狀态描述
二、礦石與顔料屬性
2.礦物學定義
緑青是礦石名稱,别稱扁青、石綠,主要成分為堿式碳酸銅,屬于天然礦物顔料。明代《本草綱目》記載其與空青礦共生,古代畫工常用作繪畫顔料,尤以國畫綠色調為主。
擴展說明:該詞兼具文學意象與實用功能,既用于詩詞中描繪自然色彩(如“緑青山水”),又因礦物特性成為傳統藝術的重要材料。需注意中日語境下的差異。
坳胡拔儁邦翰抱玉握珠被條擯卻撥墨參提長宵車汲寵借存政風聲膏燭戈壁含懷賀遷何事後軌穢身醬坊奬誘剿截戒心極妙頸聯金鈎子金融資本考據憐孤惜寡力征磨盾之暇納言士能賢娘舅泥鰋潑損青鐘人兒仁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身年世事洞明獅子術壽材述序四大天王酸吟談情説愛彈指天戈鐵官錢挺逸網路汙附武狀元相交有年相星淆溷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