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叭兒狗的意思、叭兒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叭兒狗的解釋

又名哈巴狗。狗的一個品種。體小,腿短,毛長。供玩賞。常用來比喻受主子豢養的溫順的奴才。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叭兒狗,一名哈吧狗,南方卻稱為西洋狗了,但是,聽說倒是 中國 的特産。” 瞿秋白 《<魯迅雜感選集>序言》:“他的神聖的憎惡和諷刺的鋒芒,都集中在軍閥官僚和他們的叭兒狗。”亦省作“ 叭兒 ”。 魯迅 《花邊文學·倒提》:“愈下劣者,愈得主人的愛伶,所以西崽打叭兒,則西崽被斥,平人忤西崽,則平人獲咎。” 魯迅 《南腔北調集·<蕭伯納在上海>序》:“在前三個部門之中,就将文人、政客、軍閥、流氓、叭兒的各式各樣的相貌,都在一個平面鏡裡映出來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叭兒狗”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彙,既指代一種犬類,也常用于比喻特定人格特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字面含義

  1. 犬類品種
    叭兒狗即“哈巴狗”,屬小型犬種,特征為體型小、腿短、毛發長,原産于中國,曾是宮廷玩賞犬。其别名包括“北京狗”“獅子狗”等,性格溫順,適合作為寵物。

二、比喻含義

  1. 象征奴才性格
    該詞常被用來諷刺對主人極度順從、谄媚逢迎的人,尤其在魯迅等文學作品中頻繁出現。例如:

    • 魯迅在《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中寫道:“叭兒狗……是中國的特産”,以此批判依附權勢的文人。
    • 瞿秋白也将其用于抨擊“軍閥官僚和他們的叭兒狗”。
  2. 衍生社會批判
    在北方方言中,“叭兒狗”還隱含虛張聲勢、言而無信的貶義,形容人表面強勢卻無實際能力。

三、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學作品中的用例,可參考魯迅相關著作或權威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叭兒狗(bā ér gǒu)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一隻喋喋不休、唠唠叨叨的狗。叭兒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拆分部首:爪字旁(爻) - 筆畫數:共8畫 叭兒狗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它是由“叭”和“兒狗”兩個詞合并而來。其中,“叭”的意思是口中發出聲音,而“兒狗”是指幼犬。兩者結合後形成了“叭兒狗”這個形象生動的詞語。 在繁體字中,叭兒狗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都是「叭兒狗」。 在古時候,叭兒狗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不同的朝代和文化環境,可能會有各種變體。然而,現代漢字的标準化使得叭兒狗的寫法變得一緻,并采用了現代的簡化字形。 以下是一個使用叭兒狗的例句: - 他真是一個叭兒狗,不停地說個不停! 叭兒狗可以通過組詞來形成其他詞語,如: - 叭兒狗天(形容一個人話多) - 叭兒狗崽子(形容一個人煩人) 在近義詞方面,與叭兒狗意思相近的詞語包括: - 唠叨狗 - 啰嗦狗 叭兒狗的反義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不愛說話、沉默寡言的特點,如: - 悶狗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