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都的意思、定都的詳細解釋
定都的解釋
(1) [choose a site for the capital]∶确定某地為首都
(2) [establish a capital]∶把首都設在 [某地]
詳細解釋
将首都設在某地。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迎帝 西京 ,定都 潁邑 。”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移帝 伊 洛 ,定都 酆 鎬 ,柔遠鎮邇,寔敬攸考。” 南朝 宋 謝瞻 《張子房》詩:“爵仇建 蕭 宰,定都護儲皇。”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一:“十月朔,定都 燕 ,祭告天地社稷。” 徐遲 《牡丹》七:“如今的人民政府,定都 北京 ,以公元為紀6*元,氣象萬千,氣派非凡。”
詞語分解
- 定的解釋 定 ì 不動的,不變的:定額。定價。定律。定論。定期。定型。定義。定都(?)。定稿。定數(?)(a.規定數額;b.指天命;c.規定的數額)。斷定。規定。鑒定。 使不變動:定案。定罪。決定。确定。 平安,平靖(多指局勢):大局已定。 鎮靜,安穩(多指情緒):心神不定。 确鑿,必然的:必定。鎮定。 預先約妥:定計。定情。定貨。定做。 姓。 訂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 都的解釋 都 ū 大都市:都市。都會。通都大邑。 一國的最高行政機關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國都。京都。建都。 美好:“雍容閑雅,甚都”。都麗。都雅。 總:都為一集。 居:“都卿相之位”。 古代稱頭目、首領。 姓。 皆全 都 ō 全,完全:都要。功課學得都不錯。 表示語氣的加重:一動都不動。 皆全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定都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定都”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确定某地為首都或将首都設立在特定地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
- 選擇首都:指經過考量後确定某地作為國家政治中心,如“定都北京”。
- 設立首都:包含将政府機構遷移至某地并确立其首都地位,如清朝“定都燕京(北京)”。
-
詞源與演變
- 該詞最早見于《東周列國志》等古典文獻,如“國朝定都豐鎬”,表明其曆史可追溯至周代。
- 三國時期曹冏《六代論》中“定都潁邑”進一步印證古代用法。
二、用法與示例
-
曆史文獻引用
- 晉代陸機提到“定都酆鎬”,指周代在豐、鎬兩地建都。
- 清代魏源《聖武記》記載順治帝“定都燕京”,即今北京。
-
現代應用
- 多用于描述國家或政權确立首都的過程,如“冉闵定都邺城”。
三、相關擴展
- 近義詞:建都、立都。
- 詞性:動詞,強調動作性(如“定都南京”)。
總結來說,“定都”兼具地理選擇與政治決策的雙重意義,常見于曆史及政治語境中。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來源,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定都一詞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确定并建立其首都的行為。它的拆分部首是“宀”和“從”,拼成的字形如“甯”。根據漢字書寫規則,定都的筆畫數為8。定都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代表着一個國家或地區選擇一個城市作為政治、行政和文化中心的意願。
在繁體字中,定都一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均為“定都”。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在古代,寫定都時,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逐漸演變。然而,它的基本含義和用法保持不變。
以下是一些關于定都的例句:
1. 這個國家決定定都于首都,以展示其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地位。
2. 定都的選擇往往會影響一個國家的發展與繁榮。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都市、都會、首都、市區。近義詞可以是建都、立都。相反的詞可以是廢都、遷都。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