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峻固的意思、峻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峻固的解釋

高而堅固。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鮑丘水》:“長岸峻固,直截中流。”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劫比羅伐窣堵國》:“其内宮城周十四五裡,壘甎而成,基址峻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金生色》:“垣外乃翁家桃園,園中四繚周墉皆峻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峻固”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jùn gù,其核心含義指高而堅固,常用于描述建築、地形等事物的高大且穩固的特征。

詳細釋義:

  1. 基本解釋
    由“峻”(高大、險峻)和“固”(堅固、穩固)組合而成,強調事物兼具高度與穩固性。例如《水經注·鮑丘水》中“長岸峻固,直截中流”,形容堤岸既高聳又牢固。

  2. 出處與例句

    • 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提到城牆“基址峻固”,體現建築的高大堅實。
    • 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描述宮城“壘甎而成,基址峻固”,突出磚石結構的高聳穩固。
    •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用“周墉皆峻固”形容圍牆既高且難以逾越。
  3. 其他解釋
    部分文獻中,“峻固”可能隱含“難以攻破”的引申義,尤其在描述軍事防禦工事時。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文或書面語,常見于曆史文獻、地理志中對建築、地形的描述。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但可用于強調事物兼具高度與穩固性的修辭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峻固》的意思

《峻固》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形容堅定不移、穩固不變的意志或态度。它表達了一個人堅強、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

拆分部首和筆畫

《峻固》的拆分部首是“山”字的上部分,表示和山有關;下部分是“口”字,表示嘴巴,表示聲音、言語;左邊的一部分是“力”字,表示力量。它的總筆畫數為13。

來源

《峻固》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易經》中,原文出自《易經·坤卦》:“峻延。傻子也。求童蒙,貞。無咎。”其中的“峻固”一詞意為心地堅定,能有遠大的志向與堅定的信仰。

繁體

《峻固》的繁體字為「峻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經曆了一些變化。形成現代形态之前,漢字的形狀比較簡單,并且常常與現代有所差異。然而,《峻固》這個詞的古時候寫法與現代形态相似,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他的信念峻固,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堅持下去。

2. 在面對挑戰時,她始終保持峻固的态度,永不妥協。

3. 這個組織的峻固紀律讓人敬佩。

組詞

峻嶺、峻阻、峻拒、固執、固守、固本

近義詞

堅定、果斷、頑強、執着

反義詞

猶豫、動搖、軟弱、妥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