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得歲的意思、得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得歲的解釋

(1).謂受到歲星的照臨。古人以歲星為祥星,得歲者有福。《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越 得歲而 吳 伐之,必受其兇。” 杜預 注:“歲星所在,其國有福。 吳 先用兵,故反受其殃。” 宋 嶽珂 《桯史·歲星之祥》:“ 紹興 辛巳,逆 亮 渝盟,有上封者言吾方得歲,虜且送死。詔以問太史,考步如言。”

(2).猶有年,豐收。 北周 庾信 《鄭常墓志銘》:“西蠶得歲,東作逢秋,草爛獄戶,星低市樓。”

(3).謂收成。 明 徐榜 《濟南紀政·方書》:“ 萬曆 甲午 東兖 大饑, 濟南 少得歲,當事者軫念,救荒之令無日不下,而指意殊,州邑有司,莫知所適從。”

(4).謂增長年歲。 宋 洪邁 《容齋續筆·歲旦飲酒》:“《時鏡新書》 晉 董勛 雲:‘正旦飲酒先從小者,何也?’ 勛 雲:‘俗以小者得歲,故先酒賀之;老者失時,故後飲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得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解釋,綜合權威來源可歸納為以下四個主要義項:

1.受歲星照臨(古代占星概念)

古人以歲星(木星)為祥瑞之星,認為其所在方位對應的國家或人物會得福。例如《左傳·昭公三十二年》記載:“越得歲而吳伐之,必受其兇”,杜預注:“歲星所在,其國有福。”
用法:多用于古代文獻,與星象、占卜相關。


2.豐收之年

指農作物收成好,即“有年”。北周庾信《鄭常墓志銘》中“西蠶得歲,東作逢秋”即描述農事豐收的景象。
近義詞:豐年、稔歲。


3.收成或年景

泛指一年的收成情況。如明代文獻提到“濟南少得歲”,即指當地收成不佳。
現代引申:可比喻事物經過時間積累後的成果,如“這部作品得歲已久,愈發珍貴”。


4.增長年歲

指年齡增加。宋代洪邁《容齋續筆》中記載“得歲”與飲酒習俗相關,暗含年歲增長的意味。
現代用法:常用于文學表達,如“歲月匆匆,又得歲一年”。


綜合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及曆代筆記(如、11的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得歲》是一個漢字詞組,通常用來形容人的年齡增長。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是“彳”(chì),表示走路的意思;第二個部首是“夂”(zhǐ),表示小腳邊走的意思。這個詞的筆畫有6畫。 《得歲》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用法。在古代漢字中,表示年齡增長的字一般用“得歲”來表達。這個詞也有其繁體字形式,為「得歲」。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漢字的形态和書寫風格更加獨特。關于《得歲》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中使用的是彳夂彳的結構。 以下是《得歲》這個詞的幾個例句: 1. 他已經五十得歲了。 2. 她剛剛迎來了六十得歲的生日。 3. 我爺爺明年就要九十得歲了。 與《得歲》相關的組詞可以包括“得年”、“得壽”等。近義詞可以是“長大”、“變老”等。而反義詞可以是“年輕”、“返老還童”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