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吾劍的鋒刃。喻特出人物。 唐 李華 《寄趙七侍禦》詩:“緯卿陷非罪,折我昆吾鋒。”參見“ 昆吾刀 ”。
“昆吾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昆吾鋒”字面指昆吾劍的鋒刃,比喻才能卓越、氣勢非凡的傑出人物。
詞源與構成
文學用例
唐代李華在《寄趙七侍禦》中寫道:“緯卿陷非罪,折我昆吾鋒。”此處以“昆吾鋒”暗喻友人趙七侍禦的才華與正直,因蒙冤受挫而令人痛惜。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或文學語境,形容人才華橫溢、氣度不凡,或強調其銳意進取的特質。
部分資料提到該詞可能與“昆吾刀”相關,但核心含義仍聚焦于以劍喻人。需注意,其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古典文獻或特定修辭中。
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出處或更多例句,可參考《漢典》或相關古籍注釋。
昆吾鋒,這個詞是指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一把寶劍。它的拆分部首是“辶”和“钅”,其中“辶”是指“辵”部首(代表走的意思),而“钅”是指“金”部首(代表金屬的意思)。根據筆畫統計,昆吾鋒這個詞一共有14畫。
昆吾鋒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據傳言,昆吾鋒乃是煉丹神農氏的劍,相傳它是由天上的神珍“昆侖玉”和“太乙金”所鍛造而成。它的鋒利無比,可以劈山裂石,其威力無法想象。
在繁體字中,昆吾鋒的寫法保持不變。隻是筆畫的書寫方式可能會有細微區别。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我們可以通過字形演變來了解古漢字的樣貌。據研究,在古漢字中,昆吾鋒的寫法更接近于“困無鋒”這樣的寫法。這裡的“困”和“無”都是同音字,意思與現代的“昆吾”相同。
下面是一些使用昆吾鋒這個詞的例句:
與昆吾鋒相關的組詞有:昆侖、農神、劍鋒。
近義詞:神農劍、昆侖劍。
反義詞:鈍劍、遲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