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發髻濃黑如雲。 宋 歐陽修 《燕歸梁》詞:“髻雲謾嚲殘花淡,和嬌媚,瘦嵓嵓。” 元 薩都剌 《越溪曲》:“誰家 越 女木蘭橈,髻雲堕耳溪風高。” 蔡東藩 《慈禧太後演義》第十三回:“ 蓮英 為 西太後 梳成新式,較往時髻樣尤高,髻雲上擁,鬟鳳低垂,越顯出幾分嫵媚。”
“髻雲”是一個古典文學中形容女性發髻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基本釋義
指女性濃黑如雲的發髻,常用于描繪發型的豐盈柔美。該詞通過“雲”的意象比喻頭發的烏黑蓬松,兼具顔色與形态的雙重美感。
字詞結構
文學用例
使用語境
多見于詩詞曲賦,多用于刻畫女性形象,常與“鬟鳳”“玉钗”等飾品組合出現(如《慈禧太後演義》中對西太後發飾的描寫),強化古典審美意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具體作品中的修辭手法,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典詩詞注解。
髻雲是一個漢字詞,它由兩個部分組成:髻和雲。
髻(jì)是一個常見的漢字,意思是發髻,即頭發盤成的結。它由“髟”,表示頭發,“基”,表示束縛的意思組成。
雲(yún)也是一個常用的漢字,意思有很多,最常見的是指高空中漂浮的氣體水滴團塊。它由“二”,表示多個,“氵”,表示水組成。
《髻雲》是一個中國古典文學名篇《西遊記》中的詞句,出自作者吳承恩筆下。它形容女子發髻盤旋之後,如同飄動的雲彩一樣美麗華麗。
在繁體字中,“髻”保持不變,“雲”被寫成“雲”。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髻的基本部首為“鬯”,表示香氣。“雲”的基本部首仍然是“二”,表示多個,不同的是右邊是“具”,表示具有的意思。
例句:“紅髻雲飛,翠袖丹心”
這句詩句出自明代楊慎的《元夜燈》。它描述了一個女子花枝招展、神情飄逸的形象,髻發渾如紅雲飛揚,手腕如玉翠藏心。
組詞示例:髻丸、髻巾、绾髻。
近義詞示例:發髻、發麻、辮子。
反義詞示例:散發、散亂、散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