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及。 三國 魏 曹植 《文帝诔》:“爰暨 三皇 ,寔秉道真,降逮 五帝 ,繼以懿純。”
“降逮”是古漢語中的複合動詞,由“降”與“逮”兩個語素構成。該詞最早見于《左傳》,在《漢語大詞典》中釋義為“下及、下至”,常用于引出時間或事件的下限範疇,如《後漢書·皇後紀》載“降逮晩世,色寵至極”即表示“到了後世時期”的語義延伸。
從構詞法分析,“降”本義為從高處下行,《說文解字》釋作“下也”,引申為時間推移;“逮”在《爾雅·釋言》中注為“及也”,指達到某種時空範圍。二者組合後形成遞進式時間狀語,具有“延續到(某時)”的語法功能,如《宋書·律曆志》“降逮秦漢,曆術浸微”即典型用例。
權威辭書《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修訂版)特别指出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中表示時間跨度,常與“自”“由”等介詞構成“自……降逮……”句式,例如《資治通鑒·晉紀》中“自漢降逮魏晉”即完整呈現了時間起訖關系。現代漢語中該詞已罕用,但在研究古籍時仍需準确理解其曆時性語義特征。
“降逮”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主要釋義及解析如下: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漢語詞彙的具體用法,建議結合《說文解字》《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工具書,或參考古典文獻中的實際用例。
暴燥辯智采漁參訪漕院長齡辰鬥稱材晨事爞爞傳動磁流體發電當路君大奴得月帝星福安附錯複刻扶輪诰策後丞講射兼利教規教禁鲛女教養員佶栗進突給事中赳桓髻丫計帳駿功凱撤理納龍帳彌撒末貸内命搦劄琵琶蟲遷謝賽飲騷達奴善事神色倉皇溹溹歎絶桃膠葶苈溫潔象郎纖介之禍鮮豔下苑謝枕隙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