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省哉的意思、省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省哉的解釋

眚烖(災)。過失,錯誤。省,通“ 眚 ”。《潛夫論·述赦》《書·康诰》:“乃有大罪,匪終,乃惟省哉,適爾,既道極厥罪,時亦不可殺。”今本《書·康诰》作“眚災”。 蔡沉 集傳:“人有大罪,非是故犯,乃其過誤,出於不幸,偶爾如此……罪雖大,時乃可不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省哉”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讀音:shěng zāi()。
  2. 含義:指過失、錯誤。其中“省”通“眚”(shěng),意為過失或災異;“哉”在此處為語氣詞,無實際意義。

二、出處與用法

  1. 文獻記載:

    • 源自《尚書·康诰》:“乃有大罪,匪終,乃惟省哉,適爾,既道極厥罪,時亦不可殺。”此處“省哉”指因過失而非故意犯罪的情況()。
    • 東漢王符《潛夫論·述赦》引用了這一用法,進一步解釋為“過誤出于不幸”的輕判依據。
  2. 語境應用:

    • 多用于古代法律或倫理讨論中,強調區分故意犯罪與過失行為,如“罪雖大,時乃可不殺”。

三、注意事項

  1. 通假字現象:
    • “省”與“眚”為通假關系,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2. 易混淆解釋:
    •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誤釋為“節約”,此說法缺乏文獻支持,建議以古籍和權威詞典為準。

四、總結

“省哉”是古代漢語中表過失的特定詞彙,主要用于區分罪責性質。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尚書》《潛夫論》等古籍原文或漢典、滬江詞典等工具。

網絡擴展解釋二

省哉

《省哉》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三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這個詞的部首是“目”和“呂”,分别位于左側和右側。 “目”部是一個常見的部首,表示與目有關的意思。 “呂”部是一個較為罕見的部首,表示與音樂有關的意思。 總體上,這個詞一共由14個筆畫組成。

來源

“省哉”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是一首名為《蒹葭》的詩的開頭。它的意思是哦,表示思考、感歎的語氣。

繁體

在繁體中,這個詞的寫法是「省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來說,就是在“省”字的上部分加上一個“小”字旁,而“哉”字的寫法也稍有不同。

例句

這兒有一個例句來展示如何使用“省哉”這個詞:
這本書内容豐富,讓人讀後不禁感歎:“省哉!”

組詞

與“省哉”相關的一些組詞有:
- 省思:思考、回憶。
- 無省:沒有顧慮、短視。
- 省心:不用操心、放心。

近義詞

與“省哉”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嗳、噢、唉,都可以表達思考、感歎的語氣。

反義詞

與“省哉”意思相反的詞語是:
無語、沉默,表示沒有任何感歎或思考的語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