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稔的意思、曆稔的詳細解釋
曆稔的解釋
曆年。 南朝 梁 何遜 《臨行與故遊夜别》詩:“歷稔共追隨,一旦辭群匹。” 唐 王維 《别綦毋潛》詩:“端笏 明光宮 ,歷稔朝雲陛。”《資治通鑒·梁武帝普通六年》:“陛下雖降明詔,賞不移時,然将士之勳,歷稔不決。” 胡三省 注:“歷稔,猶言歷年。一年五穀一稔,故以年為稔。”
詞語分解
- 曆的解釋 曆 (歷曆) ì 經過:經曆。來曆。閱曆。曆盡甘苦。 經過了的:曆程。曆代。曆史。曆來。 遍、完全:曆覽。曆數(?)。 推算年、月、日和節氣的方法:曆法。 筆畫數:; 部首:廠; 筆順編號:
- 稔的解釋 稔 ě 莊稼成熟:豐稔。稔年(豐收之年)。“歲比登稔”。 年,古代谷一熟為年:凡五稔。 熟悉,習知:稔知。稔熟。素稔。相稔。 事物醞釀成熟:“惡積釁稔”。 筆畫數:; 部首:禾;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曆稔”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lì rěn,意為“曆年”,即經曆多個年份或指時間跨度為多年。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與來源
- 基本含義:“曆”指經曆、經過,“稔”本義為莊稼成熟。古代以農作物一年一熟為周期,因此“稔”引申為“年”的别稱。兩字組合後,“曆稔”表示“經曆多個年份”。
- 典籍例證:
- 南朝梁詩人何遜在《臨行與故遊夜别》中寫道:“歷稔共追隨,一旦辭群匹”,意為多年共同追隨的朋友即将離别。
- 唐代王維《别綦毋潛》中“歷稔朝雲陛”一句,描述在朝廷任職多年的情景。
- 《資治通鑒·梁武帝普通六年》提到“歷稔不決”,指多年未解決的賞賜問題。
2.用法特點
- 古代語境:該詞多見于詩文或史書,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更偏向書面或文學表達。
- 時間跨度:強調時間積累,常與“共追隨”“不決”等詞搭配,體現長期性。
3.相關擴展
- 單字釋義:
- 曆:經曆、經過(如“曆程”),或指曆法(如“農曆”)。
- 稔:莊稼成熟(如“豐稔”),也代指“年”(如“五稔”即五年)。
4.總結
“曆稔”是古漢語中表達時間跨度的雅稱,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具體含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古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曆稔》的意思
《曆稔》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經曆多年的耕作,讓農田豐收。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曆稔》的部首是“禾”,是表示與農業相關的部首。
《曆稔》的總筆畫數為16畫。
來源和繁體
《曆稔》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詞語,具有悠久的曆史。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分别是“曆”和“稔”。
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曆穰」或「曆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曆稔》的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基本上保持着現代漢字的形态。
例句
1. 農民在春季将土地耕種并施肥,以期能夠曆稔豐收。
2. 每年的農忙季節,農民都努力務農,希望能讓農田曆稔。
3. 經過幾年的辛勤耕作,農民終于曆稔了農田。
組詞
曆經、曆程、曆曆
近義詞
豐收、豐登、富饒
反義詞
荒蕪、貧瘠、歉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