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瓶榼的意思、瓶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瓶榼的解釋

酒器。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 麴生 復至,扼腕抵掌,論難鋒起,勢不可當。 法善 密以小劍擊之,隨手失墜於階下,化為瓶榼,一座驚懾,遽視其所,乃盈瓶醲醴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瓶榼”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1. 基本詞義
    指古代盛酒的器皿,即酒器。根據《開天傳信記》記載,“瓶榼”在唐代文獻中已用于描述容器,例如:“化為瓶榼,乃盈瓶醲醴(濃酒)”,說明其與酒相關。

  2. 出處與典故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鄭棨的《開天傳信記》,其中描述了一個奇幻場景:道士葉法善以小劍擊打“麴生”(拟人化的酒),使其墜地化為裝滿酒的“瓶榼”。這一典故既體現唐代飲酒文化,也賦予詞彙神話色彩。

  3. 結構分析

    • 瓶:泛指容器,多用于盛液體;
    • 榼(kē):特指古代有蓋的盛酒或貯水器具,形制類似壺或罐。
      二字組合後,更強調其作為酒器的專用屬性。
  4. 相關詞語與成語
    與“瓶榼”相關的詞彙包括:

    • 瓶竭罍恥:比喻關系密切,相互依存;
    • 挈瓶之智:形容學識淺薄。
      這些成語進一步佐證了“瓶”在古代器物中的文化象征意義。
  5. 注意事項
    該詞現代已不常用,多見于古籍或文言文研究。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代對象,例如在少數文獻中“榼”也可能指貯水器,但主流釋義仍以酒器為主。

如需深入研究,可參考《開天傳信記》原文或唐代酒器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瓶榼》

《瓶榼》(píng kě)是一個漢字詞語,下面将讨論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瓶榼》共有13個筆畫,由“瓦”和“木”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瓦”部表示瓦器或陶瓷器皿,而“木”部表示木制品或樹木。

來源

《瓶榼》在古代是用來盛放酒水、香料或藥品等的容器,它通常是用陶瓷或木材制成。這個詞源于古代漢字文化和飲食習俗。

繁體

《瓶榼》的繁體字寫作「瓶榼」,保留了原來漢字的形狀和結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結構仍然相似。具體的寫法和筆畫順序可能因時代和地域的不同而略有差異。

例句

1. 他從櫃子裡拿出一個瓶榼,倒了一杯水。
2. 老師示範如何正确使用瓶榼進行茶葉沖泡。

組詞

1. 瓶子(píng zi):用來盛放液體的小型瓦器或玻璃器皿。
2. 榼子(kě zi):用來盛放谷物、飼料、土壤等的容器。

近義詞

瓶(píng):指一種容器,多用來盛裝液體。
壇子(tán zi):用陶瓷等材料制成的大型容器,多用來盛裝酒或醬料。

反義詞

盒子(hé zi):一種用來盛放物品的四方形或長方形容器,常用于包裝和儲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