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黎丘丈人的意思、黎丘丈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黎丘丈人的解釋

黎丘: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城縣北;丈人:古時對老人的統稱。比喻困于假象、不察真情而陷入錯誤的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黎丘丈人,典出《呂氏春秋·慎行論·疑似》,指戰國時期黎丘地區一位被鬼魅迷惑而誤殺親子的老者。該成語比喻受表象蒙蔽、不辨真僞的行為,現多用于警示世人明察事理。其核心語義包含三層内涵:

  1. 典故溯源

    據《呂氏春秋》記載,黎丘丈人路遇鬼魅幻化的兒子,歸家後見真子歸,誤以為仍是鬼魅而殺之。此事件被東漢高誘注解為"喻惑于似類者",強調表象相似性導緻的認知偏差(《呂氏春秋集釋》,中華書局,2016)。

  2. 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被假象迷惑不察真情而陷于錯誤的人",着重揭示認知主體在信息甄别層面的局限性(《漢語大詞典》第12冊,商務印書館,2021)。《中華成語典故辭典》則引申為"諷刺迂腐固執、不辨真僞的處世态度"(袁林、沈錫榮,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

  3. 現代語義延伸

    在當代語境中,該詞常用于批判形式主義作風,如《新華成語大詞典》指出其可喻指"被虛假數據或表面政績誤導的決策者"(商務印書館,2020)。社會學領域亦借該典故分析群體認知盲區形成機制(《中國社會心理分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

網絡擴展解釋

“黎丘丈人”是一個源自《呂氏春秋》的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内容解釋:

1.發音與字面釋義

2.成語出處與故事

出自《呂氏春秋·疑似》。故事講述魏國黎丘山有奇鬼,常假扮他人子侄模樣迷惑路人。一位老人醉酒歸家時,奇鬼化作其子攙扶他,卻在路上百般折磨。老人回家後責備兒子,兒子辯稱自己當時在外,老人方知被鬼迷惑。後來老人為報複,持劍誤殺了真正的兒子。

3.核心含義

比喻因被假象迷惑、不辨真相而犯錯誤的人,強調因表面相似而忽視本質的教訓。

4.用法與延伸

5.相關辨析

需注意與“疑鄰盜斧”等成語區别:前者強調“假象導緻錯誤行動”,後者側重“主觀猜疑影響判斷”。

總結來說,“黎丘丈人”通過寓言故事揭示認知局限,提醒人們需透過現象看本質,避免因輕信表象釀成悲劇。

别人正在浏覽...

擺尾搖頭碧鴉犀布子蟾蜍宮刬的乘鸾女邨店打剌蘇雕觞定租底氣谛視仿效非沮赓韻衮疊顧嘴函蓋乾坤寒鄉荷戴懷向醬赤堅固子跼跳卷湧聚星苛煩空豁空淺誇傲老羞成怒零籠留聲器嘧啶名不徒顯米珠薪桂臬府抛離瓶口破日啓扃清陽柔握鋭密善治少友沙日食生水源順服私窠子宿治貼親托身窪窞萬樞畏偪文章钜公先登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