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水源的意思、水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水源的解釋

(1) [waterhead]∶ 水道的源頭或上遊

(2) [fountain]∶河流的發源地或源頭

(3) [water]∶民用水、工業用水或灌溉用水的來源

威脅要切斷水源

詳細解釋

(1).江河發源的地方。《史記·大宛列傳》:“﹝貳師﹞乃先至 宛 ,決其水源,移之,則 宛 固已憂困。” 晉 陶潛 《桃花源記》:“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宋 歐陽修 《晉祠》詩:“行人望祠下馬謁,退即祠下窺水源。” 臧克家 《今昔吟·忠烈篇》:“河山光輝照人眼,木本水源想從前。”

(2).指民用水、工業用水或灌溉用水的來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九回:“府上的地……水源又好,出水的路又好。”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四二章:“賊軍如追趕前去,即在 睢 杞 一帶決戰,不至于今日斷絕水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水源在漢語中是一個複合詞,由"水"和"源"構成。《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定義為"河流發源的地方"以及"民用水、農業灌溉用水的來源",這一概念包含雙重維度:自然地理屬性與人類生存需求。中國水利部發布的《中國水資源公報》将水源細分為地表水源(河流、湖泊、冰川等)和地下水源(潛水層、承壓水等)兩大類别。

從生态學角度,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指出,完整的水源系統涵蓋集水區、徑流通道和補給區三個要素。天然水源通過水文循環維系着生态平衡,例如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為長江、黃河等河流提供持續性補給。根據生态環境部《重點流域水生态環境保護規劃》,優質水源地需滿足三類标準:水量穩定、水質達标、生态結構完整。

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水利部水文化研究中心考證顯示,早期文明均誕生于大河流域,如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印證了水源對文明存續的決定性作用。現代城市體系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供水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我國城鎮日供水能力已突破3億立方米,凸顯水源保障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參考文獻:

  1. 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
  2. 中國水利部官網《中國水資源公報》
  3.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水文地理研究報告》
  4. 生态環境部《重點流域水生态環境保護規劃》
  5. 水利部水文化研究中心《水利與文明發展研究》
  6. 住建部《城市供水統計年鑒》

網絡擴展解釋

“水源”一詞的釋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展開:

一、基本定義

  1. 自然地理概念
    指河流的發源地或水道的源頭,即地表水、地下水的初始形成區域。例如《桃花源記》中“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即描述自然水源的方位。

  2. 供水來源
    包括民用水、工業用水及農業灌溉用水的獲取途徑,如地下水、湖泊、水庫等。例如威脅“切斷水源”即指阻斷此類供水渠道。

  3. 地理延伸意義
    在文獻中常象征事物根源,如臧克家詩句“木本水源想從前”借水源表達對曆史淵源的追溯。

二、應用場景

三、與“水資源”的區分

“水源”側重具體的水體來源,而“水資源”涵蓋更廣,包括所有可利用的淡水總量(如冰雪融水、地下水等),涉及管理及可持續利用問題。

參考資料

可通過滬江詞典、查字典等進一步查詢例句及擴展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艾子熬頭兒閉境自守裁革拆副稱為沖眷倅廨大弁電導點試調鐘慸芥發毛訪接凡固分茶烽火四起風調雨順墳羊撫掌大笑高品慣渎桂綠孤嶂還差蝦蟆藍虎不食兒枷警迦陵積雪可薩啦啦隊老仙長馬塵曼德琳馬尼拉麻谟言目睑泥工佞史屁塞鏚钺群島容氣喪禍三良臣上瘾山洪世道人心失魂喪魄失塗水流濕,火就燥讨債同休共戚桅頂無憀鄉賓險害霞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