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先登的意思、先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先登的解釋

(1).先于衆人而登。《左傳·隱公十一年》:“ 潁考叔 取 鄭伯 之旗蝥弧以先登。”《韓非子·内儲說上》:“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國大夫,賜之上田上宅。”《漢書·郦商傳》:“從攻 長社 ,先登,賜爵封 信成君 。” 唐 陳子昂 《為建安王答王尚書送生口書》:“在此諸軍,實增募勇,既壯尚書之節,又美先登之功。”《明史·戚繼光傳》:“ 繼光 先登,左右軍繼之。”

(2).指先鋒。《後漢書·段熲傳》:“追讨南度 河 ,使軍吏 田晏 、 夏育 募先登。”《三國志·吳志·丁奉傳》:“ 秦 為先登,屯於 黎漿 ,力戰有功,拜左将軍。”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

(3).比喻出衆的人才。 唐 柳宗元 《送婁圖南秀才遊淮南将入道序》:“相與稱其文……鹹推讓為先登。”亦比喻優良的物種。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三·豌豆》:“豌豆種出西 胡 ,今北土甚多……百穀之中,最為先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先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基本含義

  1. 先于衆人而登
    指在時間、順序或行動上率先達到某個目标或位置。例如古代戰争中“先登”常指士兵率先登上敵方城牆,象征勇猛。

  2. 指先鋒或率先行動者
    在軍事中可代指“先鋒部隊”,如《後漢書》中“募先登”即招募敢死隊沖鋒陷陣。

  3. 比喻出衆的人才或領先事物
    用于形容在某一領域(如學術、藝術)率先取得成就的人,或指優良物種(如明代《本草綱目》稱豌豆為“百穀中最先登”)。


二、曆史與軍事應用


三、現代引申義


“先登”兼具曆史厚重感與現代適應性,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核心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先登

先登,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拆分部首為“日”和“⺂”,筆畫順序為3、2。

來源和繁體

“先登”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意思,表示“先行踏上”或“最早到達”。這個詞彙在古代文獻中經常被使用。

繁體形式為「先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以《說文解字》為例,其中将“先登”的字形描述為“日者,起也。登者,行踏之次也。”可以看到,古代人們将這個詞的字形與原義聯繫起來來進行描述。

例句

1. 他是第一個到達山頂的人,他先登了。

2. 我們約好誰先登上山頂,誰就赢得比賽。

組詞

1. 先登高山

2. 先登榜首

3. 先登科目名次

近義詞

1. 先行

2. 先去

3. 先上

反義詞

1. 後到

2. 最後一個

3. 落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