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roach one's end;immediately before one's death;be on one’s deathbed] 人即将死亡
临终嘱咐
将死。《后汉书·祭肜传》:“﹝ 祭肜 ﹞临终谓其子曰:‘吾蒙国厚恩,奉使不称,微绩不立,身死诚惭恨。’”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临终遗誓,永锡尔类。” 宋 梅尧臣 《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诗:“母当临终时,嘱我贫莫羞。”《儒林外史》第六回:“这两套衣服和这银子,是二老爷临终时説下的,送与大老爷做个遗念。”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一:“父亲生前也特别喜欢他,临终辰光还再三嘱咐,叫他不要忘记照顾这个小弟弟。”
临终(lín zhōng)指人即将死亡的时刻,即生命结束前的最后阶段。该词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语义边界和使用场景,具体解析如下:
指生命体(通常指人)接近死亡的状态或时间节点,涵盖生理机能衰竭至呼吸心跳停止前的短暂过程。例如:"临终遗言"指人在离世前留下的最后话语。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人将要死的时候。"(商务印书馆,2016年)
多用于医学、伦理及社会文化语境:
"临"本义为"俯视""到达","终"指"尽头",二字组合最早见于《后汉书》:"临终敕子。"(中华书局点校本)明清小说如《红楼梦》多次使用,固化现代语义。
王力《古代汉语》指出:"'临终'属偏正结构,'临'修饰'终',表时间节点的临近性。"(中华书局,2014年)现代语义学研究中,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将其归入"生命过程终点义场"。(语文出版社,2006年)
权威参考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
- 王力.《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2014.
- 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 语文出版社,2006.
“临终”指人临近死亡的状态或时刻,包含生理、心理等多层含义。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解释:
词义构成
由“临”(靠近)和“终”(结束)组成,字面意为“临近生命终结”。
常见使用场景:描述人即将死亡前的阶段,如“临终遗言”“临终关怀”。
时间范围
医学上指疾病终末期治疗无效、器官功能衰竭的阶段,可能持续几小时至数月。
体征变化
濒死期特征
医学称为“濒死期”,可能出现面容苦闷、鼾声、周期性呼吸等,最终过渡到临床死亡。
心理状态
面临死亡时可能出现焦虑、恐惧(濒死感),或异常平静,甚至完成内心未了之事。
临终关怀
针对临终者的医疗与社会支持,旨在缓解痛苦,维护尊严,研究对象包括预期寿命3-6个月的晚期患者。
“临终”既是生理机能衰竭的过程,也包含心理和社会层面的过渡。如需进一步了解临终关怀或医学细节,可参考来源等。
白虏班僚豹子胆炳睟鄙儒操业抄刼瞅见蠢愚蹈咏鼎治端华娥姣二诺发轨方止風旛風頭腐肠隔行弓履含养候物较雠絜粢荆莽极天开顶风船开仗缂绣款话懒版雷车冷丁六吕罗地啰巷拽街纳夏辟回遒旨驱趁仁德堂衽席撋纵淑恶水戽耸神檀栾探伤谈谐陶莹湍鸣威禁畏悚乡评憸佞篠屋歊阳谿舂谢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