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刻舟的意思、刻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刻舟的解釋

“刻舟求劍”之省。 唐 白居易 《得乙居家理廉使舉請授官吏部以無出身不許使執雲行成於内可移於官》:“掄瑣瑣之材,則循舊格;刈翹翹之楚,寧守常科?幸當仄席之求,無惑刻舟之執。” 明 徐渭 《自書小像贊一》:“人又安得執斯圖,以刻舟而守株!”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 史梧岡 《西青散記》載 雙卿 事甚詳,或疑其寓言,亦刻舟之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刻舟”是漢語詞彙,原為成語“刻舟求劍”的省稱,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如下:

一、字面意義

“刻舟”指在船體上刻下記號,源自典故《呂氏春秋·察今》。故事中楚人丢失寶劍後,在船上刻記號以标記位置,但未意識到船已移動,最終無法找回劍。

二、引申寓意

該詞比喻做事拘泥于形式、不知變通,常用于批評以下行為:

  1. 死守教條:如“拘泥舊規,如同刻舟求劍”()。
  2. 忽視變化:如唐代白居易《得乙居家理》中以“刻舟之執”諷刺官員固守成規()。

三、實際應用

現代多用于警示需靈活應變的情境。例如:

四、相關拓展

該成語與“守株待兔”“膠柱鼓瑟”等含義相近,均強調僵化思維的弊端。詩詞中亦常見類似表達,如“楚人刻舟空自忙,劍已沉江水茫茫”()。

“刻舟”雖為“刻舟求劍”的簡寫,但其核心在于通過典故傳遞對靈活思維的倡導。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故事,可查閱《呂氏春秋》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刻舟》的意思

《刻舟》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在船上刻下文字,以紀念或記錄特定的事件或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刻舟》的部首是刀,筆畫數為8畫。

來源

《刻舟》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當時人們常常刻寫文字和圖案在船上,用以記錄航行的曆程或表達對某種特殊事件的紀念。

繁體

《刻舟》的繁體字為「刻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刻舟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刀的劃法相同,但舟的形狀稍有差異,舟字的下部以一條橫線橫跨,象征船的形狀。

例句

1. 他在船上刻舟,用以紀念他與朋友的航行經曆。

2. 這艘船刻舟後,變得更加有曆史和情感。

組詞

1. 刻字:刻寫文字。

2. 刻畫:刻劃畫面或形象。

3. 刻意:特意努力。

近義詞

刻字、刻畫、刻意

反義詞

擦舟:抹去船上的文字或圖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