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賃傭的意思、賃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賃傭的解釋

受雇為傭工。《史記·季布栾布列傳》:“窮困,賃傭於 齊 ,為酒人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賃傭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法律與經濟雙重含義的複合詞,由“賃”與“傭”二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向通過支付報酬獲取勞動力或服務的使用權。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進行詳細闡釋:


一、字義分解與詞源

  1. 賃(lìn)

    指租用、雇傭的行為。《說文解字》釋為“賃,庸也”,即通過支付費用換取他人物品或勞動力的使用權。例如《漢書·甯成傳》載“乃贳貣陂田千餘頃,假貧民,役使數千家”,其中“假”即租賃之意,與“賃”相通。

  2. 傭(yōng)

    本義為受雇為人勞作。《玉篇》注“傭,役也”,指以勞力換取報酬的雇傭關系。如《史記·陳涉世家》“嘗與人傭耕”,即受雇耕田。

組合釋義:

“賃傭”合并二者含義,特指以金錢契約形式雇傭他人提供勞力或服務,常見于古代契約文書與現代法律文本,強調雇傭關系的契約性與有償性。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

    明确将“賃傭”定義為:

    “雇傭;租用勞動力。”

    例證引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庶政·育養嬰兒》:“願為傭者,賃傭取值。”

  2. 《辭源》(修訂本)

    釋為:

    “受雇為人工作。”

    突出被雇傭者的被動角色,常見于描述佃農、工匠等階層。

  3.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收錄為:

    “舊指雇傭(人力)。”

    注明其作為曆史用語的屬性,現代漢語中多由“雇傭”替代。


三、曆史語境與現代應用


四、例句與用法

  1. 古籍用例:

    《清實錄·乾隆朝》:“貧民賃傭工力,尤宜體恤。”

    (來源:《清實錄》中華書局影印本)

  2. 現代轉義:

    部分方言保留“賃傭”表示短期雇工,如冀魯官話:“他家賃傭了倆人收麥子。”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
  3.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4. 張傳玺《中國曆代契約粹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5. 台灣“教育部”《異體字字典》賃傭條目(參見:字號 B02677)。

說明: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與曆史文獻,力求還原“賃傭”的語義演變與使用場景。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專業古籍數據庫或法律史料彙編。

網絡擴展解釋

“賃傭”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ìn yōng,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因貧困而受雇為傭工,即通過出賣勞動力換取報酬。這一含義源于《史記·季布栾布列傳》中的記載:“窮困,賃傭於齊,為酒人保。”()

  2. 詞源與結構

    • 賃:意為“租用”或“雇用”,如“租賃”“賃車”等。
    • 傭:指受雇的勞動者,如“傭工”“雇傭”。
      兩字組合後,強調通過被雇用謀生的狀态,多用于形容經濟困頓下的被動選擇()。
  3. 使用場景與延伸

    • 曆史文獻:常見于描述古代底層民衆的生活,如《史記》中季布、栾布因貧困淪為傭工的例子()。
    • 現代語境:可引申為“臨時受雇”或“短期勞動”,但使用頻率較低,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4. 相關詞彙

    • 近義詞:雇傭、傭工、受雇。
    • 反義詞:自主、雇主。
  5. 注意區分
    需與“傭賃”(yōng lìn)區分,後者是“雇傭”與“租賃”的合并詞,指同時涉及雇用人力與租用財物的行為()。

“賃傭”多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核心含義是因貧困受雇勞作,需結合權威文獻(如《史記》)理解其原意。

别人正在浏覽...

愛國如家按彈白旄白叟黃童白閑並軌不集不甯不耐捕魚憯斷侈費沖田蠢話淡宕雕撰多氏鳳皇于飛攻掘公有制經濟故犯害釱賀份宏觀經濟火山将相和監事戢兵金絲燕涼節貍蟲離光吝細柳桊輪蹄緑翠明煇尼犍妮子喬公案青飼料啟祖去泰去甚人曹奢廣石綱侍立豕心使心用倖窣堵香桃李春風陶甓騰水圖為不軌無治鄉晨鄉納鮮淺小窗謝敬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