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臨臨的意思、臨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臨臨的解釋

(1).高貌。《靈樞經·通天》:“太陰之人,其狀黮黮然黑色,念然下意,臨臨然長大。” 唐 柳宗元 《平淮夷雅·方城》:“方城臨臨,王卒峙之。” 宋 林逋 《寄辇下莫降秀才》詩:“一第臨臨杏花宴,滿都春色叫遷鶯。”

(2).盈滿。 元 柯丹丘 《荊钗記·薦亡》:“及攢鹽虀,臨臨兩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臨”是一個多義漢字,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而變化。以下是綜合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本義與核心含義

  1. 俯視察看
    源自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像人俯視器物的樣子,本義為從高處向下看。如《說文解字》釋為“監臨也”,《爾雅》注“臨,視也”。

二、常見引申義 2.統治與治理
引申為上級對下級的監視或管理,如“監臨”“臨政”。

  1. 到達與面對

    • 指來到某地:“光臨”“雙喜臨門”;
    • 表示面對:“如臨大敵”“臨危不懼”。
  2. 時間上的接近
    表示“将要”,如“臨别”“臨睡”。

三、特殊用法 5.模仿學習
指對照字畫練習,如“臨摹”“臨帖”。

  1. 姓氏與敬辭
    作為姓氏使用,也作敬語如“莅臨”。

關于“臨臨”:
該詞并非現代漢語常用詞彙。若為疊用形式,可能出現在古文或方言中,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例如《詩經》有“戰戰兢兢,如臨深淵”,但無“臨臨”連用記錄。建議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進一步解讀。

(注:以上解釋綜合引用了、2、3、5、6、7、8的權威内容,未采用低可信度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臨臨

臨臨(lín)是一個常見的漢字,具有多種含義。它可以作動詞、名詞和副詞使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

臨臨的部首是一丨(gǎn)。

臨臨的總筆畫數為8畫。

來源

臨臨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據考古發現,早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臨臨就已經在甲骨文中被使用。

繁體

臨臨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臨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臨臨的形狀與現代稍有不同。它的左邊有一個豎彎曲,形似一朵花,頂部則有兩點。

例句

1. 畢業典禮就要臨臨了,我感到十分興奮。

2. 他願意在試驗過程中臨臨深淵,勇往直前。

組詞

臨臨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1. 臨時(lín shí):指臨近的時間或地點。

2. 臨街(lín jiē):指位于街道旁邊。

3. 臨界(lín jiè):指兩個狀态之間的邊界。

近義詞

臨臨的近義詞包括:

1. 靠近(kào jìn)

2. 接近(jiē jìn)

3. 臨近(lín jìn)

反義詞

臨臨的反義詞包括:

1. 離開(lí kāi)

2. 遠離(yuǎn lí)

3. 過去(guò q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