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至孝。《左傳·隱公元年》:“ 潁考叔 ,純孝也。愛其母,施及 莊公 。” 杜預 注:“純,猶篤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遺 ( 陳遺 )獨以焦飯得活,時人以為純孝之報也。” ********* 《雜感》詩之八:“天帝若成純孝願,祖孫同日上清虛。”
“純孝”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結合曆史文獻和語境從以下幾方面解析:
“純孝”指至真至誠的孝行,強調孝心的純粹與深厚,常用來形容對父母毫無保留的孝敬。其中,“純”意為純粹、笃實,“孝”指孝順父母的行為和品德。
“純孝”不僅指行為上的盡孝,更強調内心的誠摯與無私,是儒家倫理中對孝道的最高評價之一。其典故與内涵至今仍被引用,用以贊頌孝親美德。
純孝是指對父母的孝順和尊敬,是一種美德和道德準則。人們應該盡心盡力地孝敬父母,關心他們的生活、健康和幸福。
純字的部首是纟,筆畫數為6。孝字的部首是⺍,筆畫數為7。
純孝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和傳統文化。在繁體字中,純和孝的寫法沒有變化。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純字和孝字的寫法與現代并無太大差别。
1. 他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懂得孝敬父母,他是個純孝的好孩子。
2. 她的行為舉止無時不體現着對父母的純孝之心。
純真、純淨、孝順、孝心、孝敬等。
孝順、孝敬、孝心等。
不孝、不順、不敬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