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nefit others at the expense of oneself] 物,自己以外的人。克制自己,利于别人
“損己利物”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sǔn jǐ lì wù,其核心含義是克制或犧牲自己的利益,以成全他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成語最早見于《周書·孝義傳序》,原文提到:“損己利物,有助于名教”,指通過自我犧牲的行為來維護倫理道德和社會規範。
在現代語境中,該成語可用于描述個人或群體為集體利益讓步的行為,例如慈善、環保等領域的奉獻精神。
以上解釋綜合了《周書》等古籍及現代詞典釋義。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詞典》或《周書》原文。
損己利物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自己受損以便利他人。它由“損己”和“利物”兩個詞組成。
“損”字的部首是手,它共有11劃。而“己”字的部首是已,它共有3劃。而“利”字的部首是刀,它共有7劃。最後,“物”字的部首是牛,它共有8劃。
《論語·裡仁篇》中有一句“巧言令色,鮮矣仁。”其中的“鮮矣仁”意思是少見的仁德。後來,人們用“損己利物”來表示慷慨、大度、無私的精神。
損己利物的繁體字為“損己利物”。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古時候“損己利物”這個成語的寫法是“損己利物”。
他為了幫助朋友渡過難關,毫不猶豫地損己利物。
利物濟人、自利自求、自私自利。
利人利己、利他義,謀事在人。
自私自利、害人利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