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裡堠的意思、裡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裡堠的解釋

亦作“ 裡候 ”。古時道旁分程記裡所設的土堆,猶今之裡程碑。《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二》:“自 幽州 至此無裡候,其所向不知為南北。” 宋 蘇轼 《華陰寄子由》詩:“裡堠消磨不禁盡,速攜家餉勞驂騑。”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州郡方域·裡路》:“按 黃帝 遊幸天下,而車以記裡,疑道路之紀以裡堠,起 軒轅 時也。”《遼史·地理志三》:“自此入山,詰曲登陟,無復裡堠,但以馬行記日,約其裡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裡堠”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由“裡”和“堠”兩字組成,具體含義如下:


詞義解析

  1. “裡”的含義
    “裡”是古代長度單位,通常1裡約等于現代500米。此外,“裡”也指代村落、鄉裡,如“鄰裡”“故裡”。

  2. “堠”的含義
    “堠”指古代用于标記裡程或瞭望的土堆,類似路标或崗哨。例如:

    • 裡程标記:五裡一堠,十裡雙堠,用于計算路程(類似現代裡程碑)。
    • 軍事用途:部分堠台兼具瞭望功能,可觀察敵情或傳遞信號。
  3. “裡堠”的合義
    結合兩字,“裡堠”特指古代設置在道路旁、以“裡”為單位的裡程标記土堆,主要用于交通和軍事領域,幫助計算距離或傳遞信息。


曆史背景


與“斥堠”的區别

“斥堠”多指偵察敵情的哨所,而“裡堠”更側重裡程标記,但兩者在軍事交通中可能交叉使用。


現代意義

如今“堠”字已不常用,但可見于地名(如“堠山鎮”)或古文獻研究。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說文解字》《漢書·地理志》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裡堠》的意思

《裡堠》是一個古代詞語,指的是一種較深的山谷或峽谷。這個詞通常用來描述自然景觀中的陡峭山谷。

拆分部首和筆畫

《裡堠》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裡”和“土”,其中,“裡”的寫法的四個筆畫,而“土”則有三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字

《裡堠》一詞的來源較為模糊,但可以推測它與山嶽地形相關。它的繁體字寫作「裡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常常會有一些變化,而《裡堠》一詞在古時的寫法為「裡壺」。

例句

1. 山高水深,瀑布直瀉,形成了壯麗的裡堠。

2. 這座山谷陡峭難行,被稱為裡堠。

組詞

1. 峽谷 2. 山脈 3. 懸崖 4. 峭壁 5. 深谷

近義詞

1. 深谷 2. 峽谷 3. 山谷

反義詞

1. 平原 2. 高原 3. 山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