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牛骍角的意思、犁牛骍角的詳細解釋
犁牛骍角的解釋
比喻劣父生賢明的兒女。同“犁生骍角”。
詞語分解
- 犁牛的解釋 〈方〉∶耕牛 ∶雜色的牛
- 骍角的解釋 語本《論語·雍也》:“子謂 仲弓 曰:‘犂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何晏 集解:“犂,雜文。騂,赤也。角者,角周正。中犧牲,雖欲以其所生犂而不用,寧肯舍之乎?言父雖不善,不害於子之美。
專業解析
"犁牛骍角"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語,其核心含義在于比喻出身平凡或低微的人,卻擁有非凡的才能或高尚的品德。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字面意思與引申義:
- 犁牛: 指用來耕田的普通耕牛,毛色通常混雜不純(駁雜),地位普通。引申指出身平凡、低微的人。
- 骍角: “骍”指赤色(紅色),“角”指牛角。“骍角”特指毛色純赤、牛角周正(符合祭祀标準)的牛。在古代,這種毛色純正的牛被視為高貴,常用于祭祀。引申指傑出、優秀、品德高尚或符合标準的人才。
- 整體: 字面意思是“像耕牛那樣毛色駁雜的牛,卻生出了毛色純赤、角形端正的牛犢”。比喻平凡甚至低賤的父母或家庭,卻養育出了傑出、賢能的子女。更深層的含義是強調人的才能和品德不應受出身限制,平凡之中也能孕育卓越。
-
典故出處與權威解釋:
- 該成語直接源自《論語·雍也》。子夏問孔子關于“仁”的理解,孔子回答後,子夏領悟道:“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子夏說:“我聽說過這樣的話:‘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隻要嚴肅認真地對待所做的事情,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合乎禮節。那麼,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沒有兄弟呢?’”)。緊接着,子夏引用了“犁牛骍角”的典故來進一步說明:
子夏曰:“… 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 翻譯:子夏說:“…耕牛生下的牛犢毛色純赤且角形端正(符合祭祀标準),即使人們不想用它來祭祀,山川神靈難道會舍棄它嗎?”
- 子夏引用此典故意在說明:真正有才能、品德高尚的人(如同符合祭祀标準的赤色牛犢),即使出身低微(如同普通的耕牛),其價值最終也會被發現和重用,不會被埋沒(山川神靈都不會舍棄)。 這體現了儒家思想中重德才、輕門第的觀念。
- 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對“犁牛”的解釋是:“犁,雜文。骍,赤色。周人尚赤,牲用骍。角,角周正,中犧牲也。”并引用了他人注解:“言父之惡,不能廢其子之善,如仲弓父賤而行惡…”這進一步闡釋了該典故用以比喻父輩的不足(低賤或品行不佳)不影響其子輩的賢能。
-
現代詞典釋義(權威參考):
- 《漢語大詞典》: 對“犁牛骍角”的解釋為:“謂雜色牛生純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賢明的兒女。”
- 《成語大辭典》: 解釋為:“犁牛:雜色的牛。骍:赤色。角:指牛角長得端正。雜色牛生下的牛犢卻是赤色的,角也長得端正。比喻子孫勝過父祖或後輩勝過前輩。”
-
核心思想與應用:
- 核心思想: 強調内在價值(才能、品德)高于外在條件(出身、門第)。它鼓勵人們不應因出身卑微而自輕,隻要具備真才實學和高尚品德,終會得到認可和施展的機會。同時也蘊含着對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期望。
- 應用場景: 常用于形容或贊揚那些出身平凡但取得卓越成就、品德高尚的人物,也用于說明選拔人才應重實際能力而非出身背景的道理。
“犁牛骍角”是一個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成語,它通過耕牛生出赤色純正牛犢的生動比喻,形象地表達了出身低微者亦可擁有傑出才能和高尚品德,其價值終将被發現和認可的核心思想。其典故出自儒家經典《論語》,并在曆代權威辭書中得到明确釋義,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德才、不拘一格的人才觀。
來源參考:
- 《論語·雍也》原文及權威注釋 (中華書局等經典版本): 可在權威古籍數據庫或出版社官網查詢,如中華書局經典古籍庫(需訂閱)或參考點校本《論語譯注》(楊伯峻譯注,中華書局出版)。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該詞條釋義可在其線上版或紙質版中查閱。
- 《成語大辭典》(朱祖延主編,中華書局): 該詞條釋義可在其紙質版或部分線上成語詞典中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
“犁牛骍角”是一個源自《論語·雍也》的成語,原句為“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以下是詳細解析:
-
字面含義
- “犁牛”指耕牛,象征普通或低微的出身;
- “骍角”指赤色的毛與周正的角,在古代祭祀中代表符合禮儀的上等牲口,象征卓越品質。
-
引申意義
比喻出身平凡或父輩平庸,但後代卻具有傑出才能或高尚品德,強調不應因出身否定個體價值。例如孔子用此語評價冉雍(仲弓),說明其雖出身卑微卻才華出衆。
-
發音與用法
- 正确讀音為lí niú xīng jiǎo(注意“骍”讀xīng而非mài);
- 多作賓語或定語,用于比喻句,如“故孔子有犁牛骍角之喻”。
-
近義表達
該成語與“犁生骍角”同義,均出自《論語》同一典故。
示例:
清代俞樾在《茶香室續鈔》中寫道:“犁牛骍角之喻,以其字為戲耳。” 即通過此成語調侃出身與才能的關系。
這個成語既蘊含古代祭祀文化,也傳遞了突破出身局限、重視個人能力的價值觀。
别人正在浏覽...
礙足礙手阿女變作避蓋鄙靡炳贲冰島筆下踩高蹻長戈産育懲惡勸善吹肚魚垂龆此地無銀三百兩丹光電閃調刺鼎餗豆芽惰慢峨然二踢角風沙豐鬒紛濁垓下歌臯浒寡民關陝含冤莫白喝雉皇明黃檀嫁子潔行經濟特科苴茅焘土橘性考區阬衡空囊擴軍療渴磨磚拍序箧椟山亭聖躬蜀祿肆宇突飛猛進土糞脫貂讬麗瓦亭仙微職窩刀線道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