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的意思、冰島的詳細解釋
冰島的解釋
西北歐島國。南臨大西洋,近北極圈。面積10.31萬平方千米。人口2668萬(1994年),首都雷克雅未克。1/10以上土地為冰原。境内多活火山、溫泉和噴泉,地熱資源豐富。漁業為主要經濟部門。
詞語分解
- 冰的解釋 冰 ī 水因冷凝結成的固體:冰塊。冰淩。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鎮。冰釋(像冰一樣融化,喻嫌隙、懷疑、誤會等完全消除)。冰淇淋。 結晶成固體,呈結晶形的:冰糖。冰晶石。 使人感到寒冷:冰手冰腳
- 島的解釋 島 (島) ǎ 江海或湖泊裡四面被水圍着的陸地:島嶼。半島。海島。島鍊(排列成一串的許多島)。 . 筆畫數:; 部首:山;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冰島”一詞既指代北歐國家冰島共和國,也反映了其自然與人文特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名稱由來
- 漢語意譯:冰島的中文名稱是意譯,源自其英文名“Iceland”(冰的陸地)。但實際氣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部分地區較溫和。
- 曆史誤解:早期定居者故意用“冰島”命名以阻止過度移民,而将更寒冷的格陵蘭命名為“Greenland”(綠色陸地)以吸引人。
二、地理特征
- 地理位置:位于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極圈,西隔丹麥海峽與格陵蘭相望,東南距蘇格蘭約805公裡。
- 地質奇觀:全國11.6%面積被冰川覆蓋,擁有200-300座火山(其中40-50座為活火山),地熱資源豐富,溫泉、噴泉遍布。
- 國土面積:約10.3萬平方千米,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2023年人口約37.6萬)。
三、曆史與文化
- 定居起源:公元874年,維京人殷格·亞納遜(Ingólfur Arnarson)率衆登陸,開啟冰島文明史。
- 民主傳統:公元930年建立世界最早的議會之一“阿爾庭”(Alþingi),奠定了民主制度基礎。
- 文化獨特性:冰島語保留古挪威語特點,文學傳統深厚(如《埃達》《薩迦》),傳統建築“長屋”采用草皮屋頂以禦寒。
四、國家概況
- 經濟支柱:漁業為核心産業,占經濟重要地位;煉鋁等高能耗工業和旅遊業發達。
- 社會制度:高度發達的福利國家,醫療、教育體系完善,人類發展指數居世界前列。
五、其他信息
- 首都:雷克雅未克,全球最北首都,全國約2/3人口集中于西南部。
- 氣候:雖近北極圈,但冬季均溫約-2℃,夏季約12℃,受暖流調節較溫和。
總結來看,“冰島”不僅是一個地理名稱,更承載了千年民主傳統、獨特自然景觀與維京文化遺産。其名稱雖含“冰”,實則融合了冰川、火山、溫泉等對立自然元素,形成“冰與火之國”的獨特風貌。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冰島
冰島(bīng dǎo)這個詞是指位于北大西洋中北部,距格陵蘭島和英國有一定距離的一個國家。冰島由火山和冰川構成,擁有美麗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文化。下面将介紹冰島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冰島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冫”和“山”,其中冫是水的結冰形态,山則表示地理概念。冰島一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冰島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的古代地理書籍中,用于描述北大西洋上的島國。這個名稱源自于冰島國内大量的冰川覆蓋和周邊寒冷的海洋氣候。
繁體
冰島的繁體字為「冰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冰島的寫法可能因時代和地區而有所變化。一種常見的寫法是「冰國島」,意為“冰冷的國度之島”。這種寫法強調了冰島寒冷氣候的特點。
例句
1. 我夢想着能夠到冰島旅行,欣賞那裡壯麗的冰川和火山景觀。
2. 冰島是一個充滿神秘和野性美的國家。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冰凍、海島、冰雪、島嶼。
近義詞:冰國、寒島、冷島。
反義詞:火島、熱島、暖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