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技道相等。《三國志·蜀志·郤正傳》:“ 雍門 援琴而挾説, 韓哀 秉轡而馳名; 盧敖 翺翔乎玄闕,若士竦身于雲清。餘實不能齊技於數子,故乃靜然守己而自寧。”
“齊技”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技道相等”,即指技藝或才能相當、不相上下。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該詞由“齊”(相等、等同)和“技”(技藝、才能)組成,字面意為技藝相當。其用法常見于自謙或比較語境中,表達與他人在某方面能力相當或難以匹敵。
出處與例句
最早見于《三國志·蜀志·郤正傳》:“餘實不能齊技於數子,故乃靜然守己而自寧。”此處作者郤正以“齊技”表示自己無法與雍門(琴技)、韓哀(馭馬)等曆史人物的專長相提并論,體現謙遜态度。
用法與近義詞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獻,強調技藝層面的對等性。近義詞如“并駕齊驅”“旗鼓相當”,但“齊技”更側重具體技藝而非整體能力。清代詩詞中亦有類似用法,如“燕齊技擊”指不同地域武藝的并置比較。
來源說明:以上解釋綜合參考了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釋義(詳見),若需進一步考證原文,可查閱《三國志》相關篇章。
“齊技”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人們掌握或熟練運用某種技藝,達到高超水平的能力。
“齊技”的部首是“齊”字的上部分,即“鳥”字旁。
“齊技”一詞共有13個筆畫。
“齊技”的來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最早見于《周易·宜》卦中的注解:“天地定位而準,承以齊技。”在這裡,它表示人們要遵循天地的規律,掌握技藝,以達到平衡和和諧的狀态。
“齊技”的繁體字為“齊技”。
在古時候,漢字“齊技”可能以不同的寫法出現,如:齊技、齊術等。
1. 他在音樂方面有相當高的齊技,演奏了一首美妙的鋼琴曲。
2. 這位畫家的繪畫齊技非常出色,每一幅畫作都令人歎為觀止。
齊心協力、齊頭并進、齊聲喝彩、齊心合力等。
高手、能手、技藝精湛。
初學者、生手、不熟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