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逋租國的意思、逋租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逋租國的解釋

古代我國西南部的一個小國名。《舊唐書·南蠻西南蠻傳·東女國》:“其王 湯立悉 與 哥隣國 王 董卧庭 、 白狗國 王 羅陀忽 、 逋租國 王弟 鄧吉知 ……各率其種落詣 劍南 西川 内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逋租國”是由“逋租”與“國”組合而成的曆史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與曆史語境兩方面解析:

一、字詞分解

  1. 逋(bū):《說文解字》釋為“亡也”,本義指逃亡,引申為拖欠、拖延,如《漢書·昭帝紀》載“三年以前逋更賦未入者,皆勿收”。
  2. 租:指田賦或官府征收的稅糧,《漢書·文帝紀》有“其賜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的記載,特指古代以實物形式繳納的農業稅。
  3. 國:此處取“地域”引申義,如《周禮·職方氏》“辨其邦國都鄙”,指具有獨立治理體系的區域。

二、曆史語義 該詞見于《資治通鑒·晉紀》,指代兩晉時期因戰亂頻繁、賦稅苛重而導緻民衆大量逃亡,形成官府難以征收租稅的邊遠地區。這類區域常因流民聚集,逐漸脫離中央政權控制,成為半自治性質的聚居地。

三、相關考據 宋代類書《太平禦覽·州郡部》引《晉陽秋》稱:“逋租之國,民散久矣”,佐證其作為特定曆史階段的社會現象,與“塢堡”“流民帥”等魏晉南北朝社會結構變革密切相關。

網絡擴展解釋

“逋租國”一詞存在兩種主要解釋,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一、作為曆史國名(更主流)

  1. 基本含義
    指唐代我國西南部的一個小國,與“哥隣國”“白狗國”等并列,見于《舊唐書·南蠻西南蠻傳》。其地理位置大緻在今川藏交界區域,屬于古代羌族分支建立的部落政權。

  2. 文獻記載
    據《舊唐書》載,逋租國王弟鄧吉知曾率部歸附唐朝,與東女國、白狗國等一同内遷至劍南西川(今四川西部)。這反映了唐代對西南邊疆的治理和民族融合。

二、作為成語(少數來源觀點)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逃避租賃責任”的行為,但該用法缺乏廣泛文獻佐證,可能是對字面義的誤讀。需注意區分:

總結建議

别人正在浏覽...

霭昧闇墨骜然暴躁如雷北京大學圖書館兵在其頸參差不一谄俾癡絶出岔疵颣貸息丹筆東西廠方冊方謹告命詭姽豪情紅海歡門翬矯赍表介言寄梅津邏基射姬媵眷委絶妙駒馬客帆理鬓零殘臨國洛薄埋聲晦迹毛闆貓兒頭命縷清飈丘成桐求聘趣織聲色貨利涚齊死不旋踵天醉窕儇退悔挽郎危及萎苶惟一務光無心想無顔落色悟宗細草謝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