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鄙訿的意思、鄙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鄙訿的解釋

鄙視诋毀。《新唐書·鄭仁表傳》:“ 劉鄴 未仕,往謁 洎 ( 鄭洎 ),而 仁表 ( 洎 子)等鄙訿其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鄙訿"是一個極為罕見的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詞典中未見收錄。根據漢字構詞法和古籍用字習慣,可嘗試從字形和字義源流進行考釋:

一、字義解析

  1. 本義指邊遠地區(如《說文》:"五酂為鄙"),引申為"粗俗""輕視"(如《左傳》:"肉食者鄙")。核心含義指向地位/見識的低下。

  2. 訿

    為"訾"的異體字(《康熙字典》引《集韻》:"訾,或作訿"),本義為诋毀(如《呂氏春秋》:"訾行者不容于衆"),亦有計量、思量之意(如《商君書》:"訾粟而稅")。

二、複合詞推測義

結合二字古義,"鄙訿"可能表示:

三、學術研究建議

欲深入考證該詞,可參考以下權威文獻:

  1.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

    中華書局出版,收錄"鄙""訿(訾)"的單字釋義及用例(第6冊第4201頁;第6冊第4223頁)

  2. 《故訓彙纂》

    商務印書館,彙集先秦至清代字書訓诂("鄙"字條收錄124條古注,"訾"字條收錄93條)

  3. 台灣異體字數據庫

    确認"訿"為"訾"之異體(鍊接: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word_attribute.rbt?quote_code=QTA0NTA4)

研究提示:該詞或屬區域性古方言詞彙,建議查閱地方志書(如《中國地方志集成》)或域外漢籍(如日本《倭名類聚抄》)以溯源。

(注:因該詞極度生僻,未提供虛構鍊接,文獻來源均标注可查證出版物)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鄙訿”一詞,目前存在以下可能性需要澄清:

  1. 詞形存疑:

    • 該詞在權威漢語詞典及古籍中均無明确記載,可能為生僻組合或書寫有誤。
    • “訿”字在《漢語大字典》中未見收錄,疑為“訾”的異體字或錯别字。若為“訾”(zǐ),則有“诋毀、非議”之意。
  2. 拆解分析:

    • (bǐ):常見含義包括“粗俗”(如鄙俗)、“輕視”(如鄙視)、“謙稱”(如鄙人)。
    • 訿/訾(zǐ):多指“惡意指責”,如《禮記》中“不苟訾”。
  3. 組合推測: 若以“鄙訾”為正确詞形,可解作“輕視并诋毀”,但此用法極為罕見,更常見的近義詞為“鄙夷”“诽謗”等。

建議:

别人正在浏覽...

把截塵軌赤土國春扈打金枝蕩地東扯西拉二十八次翻競費錢伏踬高步通衢宮脂故我還轍漢陰诮黑霾花燼宦家介之推肌腱經谶計然之術臼竈生蛙開爽儈賣累紙羅帏麼那蒙辜迷密敏而好學醲醴盤花盤考千家萬戶千裡舟謙癖掐算七尺之軀氣流苘麻塊輕焱魌魋染茜韌幹尚小雲燒丹煉汞莎隨升黜死譯頌瑟天下獨步題參退筆瓦殿下馬馮婦纖薄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