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稱譽擅長文詞的大家,猶詞宗。 唐 宋之問 《傷王七秘書監》詩:“書乃墨場絶,文稱詞伯雄。”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張繼》:“詩情爽激,多金玉音。蓋其累代詞伯,積襲弓裘,其於為文,不雕自飾,豐姿清逈,有道者風。” 清 方文 《題張方伯忠節巷》詩:“公有舅氏 齊重客 ,七十八齡老詞伯。”
“詞伯”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詞伯”指擅長文詞的大家,即文辭造詣極高的文人,相當于“詞宗”。其中:
詞源與用法
語境特點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唐才子傳》等古籍。
在漢語中,詞伯是指使用辭章的人,也可以理解為詞語的主宰之一。詞伯主要指掌握并善于運用詞語的人,能夠準确地運用各種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圖。
拆分部首和筆畫詞伯的拆分部首是讠( 讠)和兒(兒),拼音為“yán ér”。拆分筆畫為10畫。
來源詞伯一詞源自于中國古代的文化傳統。在古代的文人墨客中,為了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們常常會運用各種精妙的詞語。這些精美的詞語往往由掌握了豐富的文字修飾技巧的人所創作,因此被稱為詞伯。
繁體字詞伯的繁體字為詞伯。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詞伯的字形可能會有一些差異。由于曆史和時代的變遷,漢字的形态也發生了一定的演變。不過,詞伯的基本字形和現代漢字基本相同。
例句這是我最喜歡的詞伯。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組詞: 詞伯書、詞伯學、詞伯藝。
近義詞: 辭章家、詞人、文人。
反義詞: 文盲、未學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