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攜扶助。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二:“﹝ 張伯玉 ﹞喜稱人善,交遊有患難,極力挈扶。”
“挈扶”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挈扶(拼音:qiè fú,注音:ㄑㄧㄝˋ ㄈㄨˊ)指提攜扶助,形容幫助、攙扶他人,體現人情淳厚、樂于助人的品質。
若需查看更多用法或例句,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等來源。
挈扶(qiè fú)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扌手和力力,共計11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由兩個獨立的漢字合并而成的。
在繁體字中,《挈扶》的寫法為「挈輔」。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一些差異。《挈扶》在古代的寫法為「挈扶」,書寫時更加簡練,筆畫結構更加明确。
以下是《挈扶》在句子中的應用:
1. 他年輕時非常樂意挈扶老人,現在他也年紀大了,希望得到别人的幫助。
2. 在有困難的時候,朋友之間應該互相挈扶,攜手共度艱難。
挈扶的組詞:
1. 挈持:攙扶、攜帶。
2. 扶持:幫助、支持。
挈扶的近義詞:
1. 扶助:幫助、支持。
2. 援助:幫助、救助。
挈扶的反義詞:
1. 阻礙:妨礙、阻撓。
2. 幹擾:阻礙、打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