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安分的意思、安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安分的解釋

[be contented with one's lot;be law-abiding] 守規矩;安于本分

詳細解釋

規矩老實,守本分。 唐 白居易 《詠拙》詩:“以此自安分,雖窮每欣欣。”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一折:“倒不如咱家安分,向深山将姓名隱。”《紅樓夢》第二五回:“你安分些罷,何苦讨人厭。” 巴金 《月夜》:“他想,他是一個安分的人,人家為什麼要把他抓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安分”的漢語詞典釋義

“安分”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安”和“分”兩個語素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安分”指“守本分,不越出規矩或身份”,強調個體在行為、态度上符合自身所處環境或社會角色的規範。

從詞義解析看,“安”原指安定、平靜(《說文解字》),引申為内心無雜念;“分”指職責、權限的界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二者結合後,詞義聚焦于“克制欲望,遵守秩序”。例如“安分守己”這一成語,便形容人恪守本分、不逾矩的品性(《中華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0年)。

在用法上,“安分”多作形容詞或動詞,常見搭配如“安分做人”“安分過日子”等,體現傳統倫理對個人行為的約束。近義詞包括“本分”“規矩”,反義詞則有“放肆”“越軌”等。

從文化内涵看,“安分”與儒家“禮”的思想密切相關,如《論語·學而》中“不逾矩”的理念,均強調社會角色與行為規範的統一性(《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網絡擴展解釋

“安分”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安分”指人規矩老實、安守本分,不逾越自身所處的地位或職責範圍。例如“安分守己”表示規規矩矩、不做違法亂紀之事。其核心在于“安于現狀”,強調内心的平和與自我約束。


2.詞源與出處


3.用法與場景


4.近義詞與反義詞


5.文化内涵

“安分”不僅指行為規範,更蘊含中國傳統文化中“知足常樂”“克己複禮”的處世哲學。它提倡在個人角色中保持謙遜,避免因貪欲引發沖突,體現了儒家思想對個體與社會和諧關系的追求。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源或例句,可參考、2、7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忿百花齊放﹐百家争鳴便計鄙嫚布列逋怨擦磨蒼岑愁憂出荷糧純嘏大梵天帝圖東西二府對事度朔放虎自衛匪辟分勞赴功負命鬼狐猶黑窩黑竹黃桑棒換手抓背火蓼江山好改,秉性難移焦煩久旸絶妙好辭峻整舉聲钜賢蘭月遼患倮露枚紀悶瞀摩竭南北宅逆聽昵幸漂齧屏放潑做傾蕩清佚權幸诎人認處失節食饩熟醉天絲無節武震相對濕度相法遐永遐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