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禮命的意思、禮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禮命的解釋

(1).指國家的禮籍和君王的策命。《周禮·天官·小宰》:“五曰聽祿位以禮命。” 王安石 新義:“聽祿位以禮命者,禮有數,命有等,祿位視此制之故也。” 孫诒讓 正義:“禮命,謂國之禮籍,王之策命。”

(2).指禮聘與任命。《資治通鑒·漢安帝永初四年》:“﹝ 楊震 ﹞教授二十餘年,不答州郡禮命。” 胡三省 注:“禮,謂延聘之禮;命,謂辟置之命。”《後漢書·皇甫規傳》:“後 梁冀 被誅,旬月之間,禮命五至,皆不就。”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濫波國等三國》:“褒贊既隆,禮命亦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禮命”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深度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詞源與基本定義 “禮命”由“禮”與“命”二字構成,本義指依據禮制頒布的政令或任命。《漢語大詞典》明确釋義為:“古代政府按禮制規定百官遷升的文書”。該詞最早見于《周禮·春官·大宗伯》“以九儀之命正邦國之位”,東漢鄭玄注曰:“每命異儀,貴賤之位乃正,謂之禮命”,體現周代用禮儀制度确立官員等級的治理體系。

二、曆史語境中的延伸義 在具體曆史文獻中,“禮命”常包含雙重維度:

  1. 制度層面:特指記載官員品秩、職責的官方文書,《後漢書·百官志》記載“三公以禮命錄尚書事”,指通過正式禮儀程式授予官職
  2. 倫理層面:延伸為符合禮制的生命态度,《禮記·檀弓》孔穎達疏稱“禮命謂父祖已所官”,強調家族禮法對個人命運的規範作用

三、文化學價值 現代學者王國維在《觀堂集林》中指出:“周代禮命制度實為維系封建秩序之樞紐”,揭示其作為古代政治倫理載體的特殊功能。該詞至今仍用于研究古代職官制度、禮法關系等學術領域,在《中國曆史大辭典》等工具書中列為制度史研究的關鍵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

“禮命”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禮籍與策命
    指國家記載禮儀制度的典籍和君王的任命文書。這一概念源自《周禮·天官·小宰》,強調通過禮制規範官員的俸祿與職位等級。例如《周禮》記載“聽祿位以禮命”,王安石解讀為“禮有數,命有等”(禮制有定數,任命分等級)。

  2. 禮聘與任命
    指通過禮儀程式進行的官職聘任或征召,常見于漢唐文獻。如《資治通鑒》提到東漢楊震多次拒絕州郡的“禮命”,即延聘之禮與辟召之令。知網百科也将其定義為“禮聘與任命”,并提及與官員升遷文書相關。

二、用法與實例

該詞兼具制度性與儀式性,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指向“禮制文書”還是“聘任儀式”。如需更詳盡的古籍案例,可查閱《周禮》《資治通鑒》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傲棄白贲八奸筆詞察照成災春蚓秋蛇此發彼應黨偏大起大落登霄等夷之心跌幅地心引力妒女祠耳鬓撕磨繁絮風帶風立浮屋高鳳羔絲過橋抽闆害相思闳奧灰爛僵偃監戰驕兵必敗紀綱人論金昆金李迹射雷部鍊精靈漢溜溜莫逆之交内妓甯封子辟陽侯前書秦筆青疏親要人模人樣上谄下渎審說使臣說真方索然無味縮手縮腳頭水托物寓感腯腯王壓墳卧冬舞台嚣謗寫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