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谄下渎”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成語源自《周易·系辭下》的“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原意是君子應既不谄媚上級,也不輕視下屬。而“上谄下渎”反用其意,強調對上下級态度的兩面性。
該成語通過對比手法,揭示了人際交往中的虛僞性,與儒家提倡的“不卑不亢”形成鮮明對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用例或曆史典故,可參考《周易》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上谄下渎是一個成語,形容人們在上級面前低聲下氣,拍馬屁,而對下級則傲慢踐踏,欺壓手下。這個詞來自于《尚書·洪範》。
拆分部首:
上(一聲):一、二、丨
谄:讠、參、二
下(一聲):一、二、丨
渎:氵、由、幾、今
筆畫:
上:2畫
谄:13畫
下:2畫
渎:11畫
來源:
《尚書·洪範》是中國古代的經典文獻之一,記載了早期儒家學派的思想和政治制度。上谄下渎這個詞就是從這部書中引申出來的。它正面揭示了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和不公平的社會現象。
繁體字:
上諂下蔽
古時候漢字寫法:
上諂下蔽
例句:
他在領導面前上谄下渎,完全無視了基層員工的工作需求。
組詞:
上行谄詐、上交下降、上下級關系
近義詞:
上翹下垂、上悅下濕
反義詞:
上慶下愁、上下一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