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烈義的意思、烈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烈義的解釋

謂剛正而有節義。《三國志·吳志·太史慈傳》“今日之事,當與卿共之”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孫策 ﹞問 慈 曰:‘聞卿昔為太守劫州章,赴 文舉 ,請詣 玄德 ,皆有烈義,天下智士也。’” 晉 傅玄 《秦女休行》:“一市稱烈義,觀者收淚并慨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烈義"為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單字訓诂與曆史語用兩個維度解析:

一、字源構成

  1. 烈:《說文解字》釋為"火猛也",甲骨文象形火焰升騰之态,後引申為光明(如《詩·周頌》"休有烈光")、剛正(如《漢書·王莽傳》"性氣剛烈")、功業(如《國語·晉語》"君有烈名")三重内涵。
  2. 義:《釋名》訓作"宜也",金文從羊從我,取儀容端莊之意,後演變為合宜的道德準則(如《禮記·中庸》"義者宜也")、正義精神(如《孟子·告子上》"舍生而取義者也")等哲學概念。

二、複合詞義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魏書·龐淯傳》"以烈義氣聞",結合曆代注疏可析為: • 剛烈氣節:強調甯折不彎的道德堅守,如文天祥《正氣歌》所述"時窮節乃見" • 壯烈義行:特指為道義獻身的行為,近于《論語·衛靈公》"殺身以成仁"的實踐形态 • 顯赫德業:古注中偶作功業顯赫解,如李賢注《後漢書》"烈猶業也"

該詞在現代《漢語大詞典》(第7版)中歸入曆史語詞類目,建議研究者在具體語境中結合《十三經注疏》《諸子集成》等典籍進行語義考辨。

網絡擴展解釋

“烈義”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剛正不阿、堅守道義并具有高尚節操的行為。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與内涵

2.曆史典故與使用場景

3.近義詞與關聯概念

4.適用語境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案例或詞語演變,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翺遊白牒北非骠袅簿子草芥人命唱白蟬聯往複塵彯怆怏除號此而可忍,孰不可忍從狙大厲淡巴苽單皮單至菲德伏襲旰旰擱樓根根梢梢鼓口回二嘄謼戢兵劫掠解免進噉精英擊壤歌紀善距境廓充勞燕霖霪露紅煙緑賣畚麥粥門頭莫然蜱蜉戴盆籤署千尋柔成散傳剡楮商海觞杓深切獅子骢水嬉淘真惋恻未果午茶霧鎖雲埋相盈鮮盛枭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