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開設商鋪。《史記·平準書》:“今 弘羊 令吏坐市列肆,販物求利。” 張際亮 《送雲麓督糧粵東》詩:“市易多年達島洋,夷酋列肆來朝暮。”
(2).謂成列的商鋪。 唐 張說 《城南亭作》詩:“北堂珍重琥珀酒,庭前列肆茱萸席。”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察智部得情·藏金》:“遂於列肆索金溶瀉,與塊相等。”
(3).古星名。《星經》卷下:“列肆二星,在斛西北,主貨珍寳金玉等也。”
“列肆”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及用法:
開設商鋪
指商人在市場中經營店鋪的行為。該釋義源自《史記·平準書》的記載:“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販物求利。”,體現了古代官員參與商業活動的現象。
成列的商鋪
形容市場中整齊排列的商肆。例如唐代張說《城南亭作》詩中的“庭前列肆茱萸席”,即描述庭院前成列的商鋪景象。
古星名
古代天文學中,列肆為星宿名稱,屬“斛”星西北方的兩顆星,象征珍寶金玉。《星經》記載:“列肆二星,主貨珍寶金玉。”
曆史文獻:
《史記》提到桑弘羊讓官吏在市集開設商鋪(“吏坐市列肆”)以牟利;
清代張際亮詩句“夷酋列肆來朝暮”則描寫了外商頻繁開設店鋪的現象。
文學作品:
明代馮夢龍在《智囊補》中用“列肆索金溶瀉”描述商鋪成列的場景。
“列肆”一詞反映了古代商業活動的形态,既指具體經營行為,也用于形容市集布局,甚至被賦予天文象征意義。其多重含義在曆史、文學和天文領域均有體現,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史記》《星經》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列肆》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列舉”或者“羅列”。它可以用來形容将事物或者觀點一一列舉出來。
《列肆》的部首是“目”字旁,同時也叫“罒”字旁。它的筆畫數是12,每一個字在書寫時需要用到12畫。
《列肆》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籍《逸周書·禹貢》:“禹以金牛之星文于明堂之東”,堂下列肆而東望之。” 這裡的“列肆”指的是禹王在明堂的東側建造的一種設施,用來觀察天體運行。
《列肆》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也是“列肆”。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一些字的結構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列肆》的古代寫法是“罒”,它用兩個“罒”字旁拼寫成。
1.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概念,我們可以列肆一些具體的例子。
2. 在報告中,他們列肆了所有的問題,以便于讨論和解決。
1. 列舉
2. 列甯
3. 逐一列舉
4. 滿堂列賓
1. 羅列
2. 念誦
3. 明示
4. 一一點明
1. 忽略
2. 摒棄
3. 忘卻
4. 遺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