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磬虡的意思、磬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磬虡的解釋

挂磬的架子。《周禮·考工記·梓人》:“其聲清陽而遠聞,於磬宜;若是者以為磬虡,故擊其所縣,而由其虡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磬虡”是古代禮樂文化中的專有名詞,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1. 基本釋義
    “磬虡”指懸挂編磬的木架結構,由橫梁(簨)和兩側立柱(虡)組成。其中,“虡”特指架子的立柱部分(),而“磬”為古代石制或玉制的打擊樂器,形似曲尺,懸挂于架上演奏()。

  2. 結構與功能
    根據《禮記·明堂位》記載,磬虡屬于“簨簴”(懸挂樂器的架子)的一種,其立柱常雕刻神獸紋樣,兼具裝飾與實用功能。演奏時敲擊磬片,振動通過木架共鳴,形成獨特音效,即“擊其所縣,而由其虡鳴”()。

  3. 文化意義
    作為禮樂制度的重要載體,磬虡多用于祭祀、朝會等莊嚴場合,象征等級秩序。其形制、紋飾均有嚴格規範,反映了古代工藝與禮制的結合。

若需進一步了解磬的材質、演奏方式或虡的雕刻細節,可查閱《周禮》《禮記》等文獻,或參考博物館文物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磬虡的意思

磬虡(qìng xǔ)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斬首或行刑。具體來說,磬虡指的是斬首肢解犯罪分子,作為死刑的執行方式。

拆分部首和筆畫

磬虡由石字旁和虍字旁組成。石字旁為部首,表示與石頭相關的概念。虍字旁為右側的部首,表示虎的意思。磬虡總共有16畫。

來源

磬虡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中,據推測來源于商代的刑法。在古代,磬虡是一種殘忍的死刑方式,用以懲罰重罪犯。

繁體

磬虡的繁體字是「磬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磬虡的寫法略有不同。虡旁的下方有三點,表示斬首的刀。而繁體字「磬虛」則是在原字的基礎上加了虛字旁。

例句

1. 前朝強盜罪大惡極,被判處磬虡刑。
2. 據史書記載,古代磬虡的執行方式極為殘忍。

組詞

磬刑、磬台、磬石、磬打

近義詞

斬首、處死、行刑、誅殺

反義詞

赦免、寬恕、釋放、放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