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成列的樹木。《國語·周語中》:“道無列樹。” 韋昭 注:“列樹以表道,且為城守之用也。” 漢 桓寬 《鹽鐵論·和親》:“鳳皇在列樹,騏驎在郊藪。” 魏 王粲 《雜詩》:“曲池揚素波,列樹敷丹榮。”
(2).謂成行地種植。 漢 東方朔 《七谏·初放》:“斥逐鴻鵠兮,近習鴟梟。斬伐橘柚兮,列樹苦桃。” 漢 東方朔 《七谏·亂》:“拔搴玄芝兮,列樹芋荷。”
“列樹”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成列的樹木
指排列整齊的樹木,常用于形容道路兩側或特定區域内的樹木布局。例如《國語·周語中》提到“道無列樹”,韋昭注釋稱“列樹以表道,且為城守之用也”,說明古代列樹既有标識道路的作用,也與防禦功能相關。漢桓寬《鹽鐵論·和親》中“鳳皇在列樹”也印證了這一用法。
成行地種植
作動詞時,表示按行列種植的行為。如漢代東方朔《七谏·初放》中“斬伐橘柚兮,列樹苦桃”,即指砍伐原有樹木後成行種植其他植物。這一用法強調有規劃的種植方式。
二、文獻例證與延伸
總結
“列樹”既可指成排的樹木實體,也可表示成行種植的動作,常見于古籍與詩詞中,兼具實用描述與文學表達功能。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
《列樹》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多人一起長成。它的引申意義是指多方共同培養和培育出傑出的人才。
《列樹》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木”,表示與木相關。它的筆畫數是11。
《列樹》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紅樓夢》中。在小說中,賈母對賈寶玉說:“我與你叔叔都親眼見了你除了才智,别無長處,不禁有些懊喪。然則,你雖無大志,‘列樹散花香’,總可彩排芳顔。”意為雖然你才智不足,但是你和衆多人一起成長,就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列樹》這個成語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列樹”。
在古時候,漢字《列樹》的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他們共同努力,将這個項目“列樹”起來。
組詞:列隊、樹立、列舉。
近義詞:團結一緻、衆志成城。
反義詞:各自為戰、孤立無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