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接離的意思、接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接離的解釋

猶言若即若離。 陳蛻 《欹枕挑燈》詩:“天倪欲飛躍,形神渾接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接離(jiē lí)是古漢語中的連綿詞,指山勢高峻、連綿起伏的樣子,多用于描繪山巒層疊、陡峭險要的景觀。該詞由“接”與“離”兩個音節組合而成,共同表達山體錯落交疊的形态特征。

一、分字釋義與詞源

  1. 本義為“交合”“連接”,引申指事物相互銜接、延續不斷的狀态。在“接離”中強調山勢的連綿相接。

  2. 古通“麗”,有“附着”“并列”之意(如《易經·離卦》“離,麗也”),此處形容山體層疊并立之态。

    兩字結合後,通過疊韻關系(同屬“支”韻部)構成雙音節詞,強化山巒起伏的視覺意象。

二、經典文獻用例

王粲《登樓賦》中的名句:“背墳衍之廣陸兮,臨臯隰之沃流。北彌陶牧,西接昭丘……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雖未直接使用“接離”,但後世注家常以“接離”類比其描述的層疊地勢(見中華書局《文選》注本)。

而更直接的例證見于山水賦體,如清代地理文獻《岱覽》載:“群峰接離,若揖若拱”,直觀展現泰山山脈的巍峨連綿。

三、現代語義演變

由于“接離”屬生僻古語,現代漢語已極少使用。《漢語大詞典》将其标注為“連綿詞”,釋義為“山高峻貌”(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版)。《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修訂版)亦指出其作為“疊韻聯綿字”的特性,強調其形容山勢的專屬性。

四、權威工具書收錄情況

引用文獻:

  1.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
  2.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
  3. 王粲《登樓賦》,收錄于蕭統《文選》,中華書局影印本.
  4. 唐仲冕《岱覽》,清代地理文獻,清嘉慶刻本.

“接離”是漢語史上描述山勢的典型連綿詞,其語義凝固于“山巒高峻層疊”的古典意象,現代僅存于工具書及古籍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接離”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ē lí(注音:ㄐㄧㄝ ㄌㄧˊ),主要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若即若離
    指一種既接近又疏離的矛盾狀态,常用于描述情感或人際關系的微妙距離。例如陳蛻在《欹枕挑燈》詩中寫道:“天倪欲飛躍,形神渾接離。”這一用法在多個來源中均有提及(如、2、5、8、10)。

二、其他解釋

  1. 古代服飾
    據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四七》記載,“接離”是古代婦女的一種服飾,由風帽與披風相連,可籠罩全身。但此說法僅見于部分低權威性來源(如、6),需結合專業文獻進一步考證。

三、詞義分析

四、使用建議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生僻,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語境。若需引用服飾相關含義,建議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服飾研究專著。

别人正在浏覽...

安健暗息聱聱懊惱百錢蔔搬唇弄舌包芯線奔霆碧泉碧玉花參覃廁填拆裂長生天忱恂赤車使者儲躬脆薄打火店點紙節地皇洞察其奸獨賢方帥焚香膜拜幹燥劑钴炮好色之徒轟霆荒天減黜僭越剿除嬌颦教室驚鄂饑驅叩門句襟攬執梁棧馬寶門侍面巾偏手撲鬥前不着村,後不着店青腫球琲湫戾颡叫子生克世紀四益泰古逃首亭皐土鼓拓緒五更調霞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