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戒晨的意思、戒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戒晨的解釋

報曉警睡。《周禮·地官·鼓人》“凡軍旅夜鼓鼜” 漢 鄭玄 注:“《司馬法》曰:‘昬鼓四通為大鼓,夜半三通為戒晨,旦明五通為發昫。’”原作“晨戒”,據 阮 校改正。 宋 馮可遷 《<對床夜語>序》:“時将夜半,翦燭疾讀,不能去手,大類 葛常之 《韻語陽秋》,雞戒晨而畢。”參見“ 戒旦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戒晨"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源和具體用法兩個層面進行解釋:

  1. 字義解析

    "戒"本義指警戒、防備(如《說文解字》:"戒,警也"),引申為告誡、戒除;"晨"指清晨時分。二字組合後,"戒晨"的核心含義是在黎明時分保持警覺,特指古代官府或軍隊在破曉時敲擊木梆(柝)以提示守夜結束、進入日間戒備狀态的制度。這一用法見于《周禮·天官》記載的"雞人掌共雞牲……夜呼旦以嘂百官",可見其源流。

  2. 文化引申義

    在文學語境中,"戒晨"常被賦予道德隱喻。如唐代李商隱《為有》詩雲:"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暗含對官員"戒晨"履職的描寫。宋代《太平禦覽》引《漢官儀》更明确将"戒晨"與勤政關聯:"宮中夜漏未明,三刻雞鳴,衛士候于朱雀門外,著绛績(頭巾),專傳雞唱",體現古代對官吏黎明即起、恪盡職守的倫理要求。

  3. 現代語義流變

    隨着時代發展,"戒晨"的實用功能逐漸消失,但在成語"夙興夜寐"(《詩經·衛風·氓》)中仍保留其精神内核。現代漢語詞典多将其歸為曆史詞,釋義側重時間性(如《漢語大詞典》釋為:"謂報曉戒人早起"),而《古代漢語詞典》則強調其警示内涵:"黎明警戒,以防變故"。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戒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析如下:

一、基本解釋


二、詳細釋義

  1. 古代軍事用途
    源自《周禮》中的記載,古代行軍時通過鼓聲傳遞信號:

    • 夜半三通為戒晨:半夜敲擊三通鼓,作為清晨警戒的信號,提醒士兵準備行動。
  2. 引申意義
    除字面含義外,還可比喻對潛在危機保持警覺,尤其強調在看似平靜的清晨或初期階段不可掉以輕心。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詞彙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籍中的用法,可查閱《周禮》或漢代鄭玄的注釋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礙難從命箥籮草創未就察傳躇峙慈禧太後得道多助垩廬反覆手豐豕分機扶挾古鏡歡嘯讙迎家道賤庶噤若寒蟬九光就田捐職客庭窠穴來辰拉飒輘轹劉公嘉話龍朝露相荦荦大者落着命席冥坐木錧幕屋鬧酸款莆仙戲起差清才氣雄三葉色變奢薄十八埊獄詩筒食輿世職俗教陶器陶易停迂頽瀾陀羅尼衾委宛閑然箫局銷耎箫史卸鞍隙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