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誨勸勉。 宋 歐陽修 《<蘇氏文集>序》:“其後天子患時文之弊,下詔書諷勉學者以近古,由是其風漸息。” 清 薛福成 《應诏陳言疏》:“雖其桀驁貪詐,若 李世忠 、 陳國瑞 之流,苟有一節可用,必給以函牘,殷勤諷勉,奬其長而指其過。”
"諷勉"是由"諷"與"勉"組成的複合詞,在《漢語大詞典》中釋義為"諷喻勸勉"。該詞可拆解作雙重解析:
一、"諷"取《說文解字》"誦也"之本義,引申為委婉勸誡,《禮記·曲禮下》鄭玄注稱"誦古訓以諷之";
二、"勉"據《爾雅·釋诂》釋作"強也",指通過激勵使人奮進,《論語·子罕》載"喪事不敢不勉"即為典範用法。
現代漢語中,"諷勉"多用于書面語境,特指通過間接規勸與正向激勵相結合的方式引導他人。如清代學者章學誠《文史通義》所述"諷勉士林,正其志節",即展現通過含蓄勸誡與精神鼓舞來端正文人風骨的雙重教化方式。
該詞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版)中被标注為書面語體,其構詞法承襲古漢語聯合式結構特征,兩個語素間構成遞進式語義關系。北京語言大學語料庫數據顯示,該詞在當代文獻中使用頻率約為0.0003%,屬于典型的高雅書面用語。
(參考來源: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語料庫;《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電子版)
“諷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教誨勸勉,多用于通過委婉的方式引導或激勵他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諷勉”是結合“諷”(含蓄批評)與“勉”(鼓勵)的複合詞,常見于古代文獻,用于描述通過委婉方式引導他人向善或改進的行為。如需更多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等來源。
安民告示碧酒冰碎碧山岑銳常音超達成誦創業垂統當門戶禱辭盜課大廈将颠二十二史方君忿颣賦裡櫜兜高爽高赀戶顧返蝦蟆給事和玉灰布揮揮降革巨楫舉身開滌老奸撈一把莓苔名寶銘海岷益拈酸盤突跑槽平滿僻遠勸來勸慕薩噶達娃節賞附笙歌鼎沸聲烈生疼蛇心佛口私鬭私侍損傷搨藏陶溶天喲晚節黃花文柏無節竹無事相呴以濕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