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兩河的意思、兩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兩河的解釋

(1). 戰國 秦 漢 時, 黃河 自今 河南 武陟縣 以下東北流,經 山東省 西北隅北折至 河北 滄縣 東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與上遊今 晉 陝 間的北南流向一段東西相對,當時合稱“兩河”。《呂氏春秋·有始》:“ 兩河 之間為 冀州 , 晉 也。” 唐 孔穎達 《毛詩正義序》:“ 晉 宋 二 蕭 之世,其道大行; 齊 魏 兩河 之間,茲風不墜。”

(2). 唐 安 史 之亂後,稱 河南 河北 二道為 兩河 。 唐 韓愈 《論捕賊行賞表》:“況今 元濟 承宗 尚未擒滅, 兩河 之地太半未收。” 清 吳偉業 《武林谒同門張石平》:“二室才名官萬石, 兩河 財賦導 三江 。”

(3). 宋 稱 河北 河東 地區為 兩河 。《宋史·李綱傳》:“莫若於 河北 置招撫司, 河東 置經制司,擇有材略者為之使,宣諭天子恩德、所以不忍棄 兩河 於敵國之意。” 清 錢謙益 《和範緻能燕山道中絕句》之一:“ 兩河 三鎮 全輸卻,殘局休論 十六州 。” 鄧方 《論詩》:“哀哀望 兩河 ,獨使人肺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兩河”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均具有明确的曆史地理指向性:

一、地理專稱:黃河與淮河的合稱

古代文獻中常以“兩河”特指黃河下遊與淮河流域,這一區域是華夏文明的核心地帶。如《史記·河渠書》載“兩河之間,地平而土沃”,即指黃淮平原。該用法強調兩條河流共同塑造的沖積平原及農耕文明區,多見于先秦至漢唐文獻。

二、曆史行政區劃:河北道與河南道的并稱

唐代貞觀元年(627年)劃分全國為十道,其中“河北道”與“河南道”并稱“兩河”,涵蓋今華北平原大部:

文化延伸

“河”在古漢語中專指黃河(如“河東”“河套”),“兩河”的命名反映了黃河在華夏空間認知中的核心地位。需注意區别于西亞的“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後者屬外來地理概念,漢語古籍中稱“西河”或“美索不達米亞”。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2. 《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3.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年
  4. 譚其骧《中國曆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年

網絡擴展解釋

“兩河”一詞的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地理與曆史文明中的“兩河”

  1. 指代西亞兩河流域
    通常指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位于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今伊拉克境内及周邊),是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這裡孕育了蘇美爾、巴比倫等古國,被稱為“兩河文明”。

  2. 象征意義
    該詞可引申為“地理位置複雜、河流交錯的區域”,或比喻事物錯綜複雜的狀态。


二、中國曆史文獻中的“兩河”

  1. 戰國至秦漢時期
    指黃河中下遊的南北兩段:一段在今河南武陟至河北滄縣(南北流向),另一段在晉陝之間(北南流向),合稱“兩河”。

  2. 唐代
    安史之亂後,“兩河”代指河南、河北兩道。

  3. 宋代
    指河北、河東(今山西一帶)地區。


“兩河”的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若需進一步了解某類含義的細節,可參考權威曆史地理資料或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魯巴島白鸾尾飽暖生淫欲不問青紅皂白材質蒼穹撐門戶吃不退弛惰愁陣綽號撺掇欑植的彀地心惰力杜微慎防豐禨焚薦公債券鈎釽漢軍缺河涸海乾橫怒猾稽花針将領簡佩熸煽進退失圖戟枝亢辭老來子力能禮儀之邦馬城門牀馬道民氓凝寂怒視平意攓撅琪草旗紅清鲠勤思曲議沈虎實度市師碩才曙煙梭子彤驺吞吃豚拍閑管襲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