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思。《漢書·揚雄傳下》:“於是輟不復為。而大潭思渾天,參摹而四分之,極於八十一。” 顔師古 注:“潭,深也。” 清 薛福成 《考舊知新說》:“籍令因其舊法,相與潭思竭能,庸詎不能出西人之上乎?”
“潭思”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及解析如下:
“潭思”指深思,即深入、細緻地思考。其中“潭”通“覃”,意為“深”,引申為思想或思維的深度。
“潭思”是古漢語中對深度思考的雅稱,常用于學術或哲學語境,強調思維的徹底性和專注性。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籍或仿古表達中。
《潭思》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在潭水邊靜靜地思考或反思。這個詞可以用來描繪一個人沉浸在深思熟慮的思考過程中。
《潭思》是一個複合字,拆分成兩個部首:氵(水部)和心(心部)。它的筆畫數為23,其中氵部有3畫,心部有10畫,潭部有10畫。
《潭思》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墨客的創作。他們喜歡選擇在潭水邊寫作或思考,以尋找平靜和靈感。因此,這個詞也被引申為指代在悠然自得的環境中深思熟慮。
《潭思》的繁體字為「潭思」。
在古代,「潭思」這個詞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水部由「氵」改為「水」,心部和潭部保持不變,整個字寫作「潭思」。
1. 在湖邊的涼亭裡,他靜坐片刻,開始陷入潭思之中。
2. 他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深度的潭思,希望找到下一步的正确做法。
3. 靜靜地坐在潭水旁邊,他沉浸在潭思的世界裡,完全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1. 潭清:形容潭水清澈純淨。
2. 潭水:指較深的湖泊或水塘。
3. 潭影:指潭水中的倒影。
1. 沉思:思考、反思。
2. 深思:沉思、細想。
3. 默念:默默地思考或重複心中的念頭。
1. 輕率:草率、沖動。
2. 浮光:浮躁、浮泛。
3. 膚淺:淺薄、膚淺。
【别人正在浏覽】